处处谦虚 处处忍让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2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这个地方修行不容易,人事环境恶劣,物质环境也恶劣,在这样一个恶劣环境当中能修善,这个不容易。

修行在哪里修?在日常工作、生活当中修。重点是必须知道:修行是修自己,不是修别人。凡事只要求自己,不要求别人;只求自己跟别人和谐,不求别人跟我和谐,这样你在团体当中,就会过得很快乐、很自在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8387.html

古人常说:「做事难,做人更难!」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容易,大学问!怎样才能处得好?要懂得谦虚,要懂得礼让,要懂得忍辱。如果你把这三条做到,谦虚、礼让、忍辱,你就能够跟一切人和睦相处。和为贵,家和万事兴。

别人不喜欢我们、讨厌我们,我们迴避,让他生欢喜心。他喜欢我们,我们一起接近,在一块共同学习;不喜欢我们,躲得远远的。一生记住,与一切众生结善缘,结善缘就是无论哪个团体都欢喜你,都愿意接纳你,都欢迎你,广结法缘,世间人讲的广结善缘。真正要做出牺牲跟奉献,念念懂得谦虚,懂得礼让,懂得尊重别人。

这几年我教人四个字,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,针对我们现前毛病来说的,「诚、敬、谦、和」这四个字,要真诚、恭敬、谦虚、和睦,一定要从本身做起。我们才对得起佛菩萨,才对得起祖师大德。

无论对什么样的人都要谦虚、都要恭敬,决定不可以有傲慢的行为,不要自以为是,不要自以为了不起。哪一尊佛、哪一尊菩萨,甚至于哪一个阿罗汉、须陀洹,我们跟人家比都比不上,有什么值得骄傲?常常向佛菩萨看,我们傲慢的心就没有了,自然养成谦卑。谦卑是属于性德,佛教我们,孔老夫子也是这样教我们。一部《礼记》,它讲的是什么?无过于是自卑而尊人,这是一部《礼记》精神之所在,教我们自己处事待人接物要卑下,要尊敬别人。孔老夫子做到,我们在《论语》里面看,夫子接见任何一个人都谦卑。

对一切人恭敬,自己为人处事学谦卑、学礼让,不再跟人争。中国古圣先贤教人忍让、谦让、礼让,让到底,一层一层往上提升。这与心性相应,这是自性里头的本善,本善不要忘掉,本善要叫它增长。

个人要忍让,团体要忍让,我们要想化解衝突,促进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,忍让才能得到;这里头是大学问、真实智慧。

心量一定要拓开,一定要学忍让、学包容,这是性德,忍让、包容带给你自己幸福美满,带给你这一生快乐。佛法里面讲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

古圣先贤,你看他们成大功、立大业,没有一个不是大心量的,心量小的人做不出来。所以我们第一桩事情要拓开心量,要包容所有的众生。佛包容十法界,他建立极乐世界,要包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六道众生,你看心量这么大。所以感得的国土开阔广大、无量无边。

修行,离不开这两点 学佛修行

修行,离不开这两点

我这一生只得力于李老师两句话,终身奉行,决定没有改变。老师的两句话,第一句「至诚感通」,第二句教我「一门深入」,我一生当中自行化他是以这两句话做基础。 专精一门,至诚感通。这一门里面,你开悟了,你契入...
圆瑛法师:在生活中修行,念佛最为稳当 学佛修行

圆瑛法师:在生活中修行,念佛最为稳当

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,因机施教,广立行门,总计有八万四千法门。门门皆可入道,譬如千径九逵,皆达王城,楞严所谓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”也。然于诸门之中,求其最易、最稳当者,莫若念佛一法。但念南无阿弥陀...
学佛修行 富有的人 学佛修行

学佛修行 富有的人

在美国曾经发生这么一个故事: 有一位老人在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的财富,说他是国内最富裕的人,这些话很快地传进了税务局长的耳朵,局长便派一位税务员去拜访老人,要他说出财富的总值,以便照章征税。 税务员问那个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