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瑛法师:在生活中修行,念佛最为稳当

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,因机施教,广立行门,总计有八万四千法门。门门皆可入道,譬如千径九逵,皆达王城,楞严所谓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”也。然于诸门之中,求其最易、最稳当者,莫若念佛一法。但念南无阿弥陀佛,六字洪名,无论何人,一教便会。只要口念心念,念念相续,便可得成念佛三昧,其易修可知矣!若但易修而无功效,固亦不足贵。而此念佛法门,但能发起深信之心,切愿求生,实行念去,即不参究、不观想,亦得往生。若依其他法门修习,但凭自己之力;倘自力不足,或错入歧路,或中途成魔,或功行未成,世缘已毕,来生不能继续修持,则前功尽废,此皆危殆之事。

惟有念佛法门,而有自他二力可恃。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,他力即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。自力之外更加他力,但肯老实念佛,无不往生净土。只要抱定一句佛号,一生持念到底,常为诸佛之所护念,常为佛光之所照触,一心求生净土,自不至错入歧路,亦不会中途成魔,以及隔生遗忘之危殆。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y.org/36265.html

念佛众生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因中发愿,现身接引。此即会二力于一时,收成功于一念,决定亲见佛身,往生极乐。于弹指顷,业卸娑婆,神游净土;横超三界苦海,托质九品莲台;位居不退地,果证无生忍。故古德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,诚哉是言也。

现在世人,群推禅宗为最上乘,乃是顿教法门,可以顿出生死,顿超佛地,斯言亦复不谬。然须有上根利智之机,方可一生事办。倘属下根,自是完全绝分。即使中根,亦未必一生能了。隔世多昧前修,到底总不稳当。如宋朝青草堂为禅门宗匠,一生精进,晚年见宰相告老还乡,十分荣耀,忽动一念羡慕之心,身后竟生曾氏为子,年少登科,官至宰相,以前生之禅业换一世之功名,岂不惜乎?宰相身后,升沉莫卜,罗状元云:一家饱暖千家怨,半世功名百世冤。而念佛之人但得信、愿、行三资粮具足,临终自然蒙佛接引,往生极乐净土,永卸轮回而得解脱。极乐国中,莲花化生,是为最后之生,寿命无量;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任运进修,自可一生成佛,直趣无上菩提。修行法门之稳当,孰有过于此者乎?

神通抵不过业力,业力抵不过愿力 改变命运

神通抵不过业力,业力抵不过愿力

【问题】 顶礼嘎玛仁波切!佛教总是告诉人,信佛会好起来的,会有帮助的,但不可能事事如意啊,怎么看待这样的冲突呢? 【嘎玛仁波切答】 世上最可怕的是业力,然而神通抵不过业力,业力抵不过愿力。人是很特别的...
听懂一句 做到一句 学佛修行

听懂一句 做到一句

记住,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们起心动念要觉,这念头好不好,这念头是正还是邪,一定要清楚,如果正,好!如果是邪,马上要断掉,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处,起心动念与佛菩萨教诲相应,与经教相应,正道;与正道相违背...
格物致知 学佛修行

格物致知

「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」,这是把修身的功夫,修身的先后次序,讲得清清楚楚。那么我们就晓得,修身的根本在格物,格物是什么意思?宋朝司马光说得好,司马光他是学佛的,他用佛...
知恩,才有报恩心 学佛修行

知恩,才有报恩心

世间事哪有一样是真的?《金刚经》上讲: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真正学佛人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,绝不攀缘。对于所有一切众生,都是恩人。讚叹我们是恩人,协助我们是恩人,毁谤我们也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