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一切众生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在经论里面体会到、明白了,什么是真心?什么是妄心?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妄心转变成真心,这才叫学佛。妄心转不过来,佛法的真实利益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不到,这一生当中也跟过去生中一样,种一点善根而已,这个善根不能起现行。要在这一生当中得真实的受用,一定要学会用真心。真心里面讲得最简单、最扼要的是菩提心,所以每一部经论里面,佛菩萨都劝勉大家要发菩提心。

菩提心基本、根本就是真诚心,以这个为基础。真诚心起作用是好善好德,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好善好德也不著好善好德之相,也不生好善好德之念,这好善好德是法尔自然的。对待一切眾生,今天我们讲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大慈大悲,慈悲、关怀、护念,帮助一切眾生,帮助主要的目標,是帮助他破迷开悟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19344.html

《观经》上所讲的菩提心,至诚心、深心、迴向发愿心,讲了三个;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,马鸣菩萨说菩提心,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也说了三个。我们把三个经论合起来看,意思就明显了,菩提心是真心,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,也就是自性的本体,真诚。学佛如果用真诚心,就是大乘菩萨。为什么?他用菩提心、用真心,真诚心起作用,这个作用对自己就是深心。深心,古德解释,好善好德。真诚心决定好善好德,好善好德就是自爱、好善好德就是自尊。

善是什么?十善业道。德是什么?伦常八德,五伦、五常、八德,好善好德。在佛法里面的德,菩萨的六度是德,普贤菩萨的十愿是德,这叫真正自爱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不离开善德。自爱才会爱人,自尊才会尊人,这学佛的基本条件,对自己。对別人,大慈大悲,慈悲就是爱。佛不说爱说慈悲,因为世间人爱里头有感情、有情执;慈悲是爱,这个爱里头不是情,是智慧。也就是说,真实智慧里面流出来的爱心叫慈悲。

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处所,全心全力为大眾服务,这个服务完全是义务,不求丝毫报酬,世间人服务是要讲报酬,佛菩萨服务没有报酬,全部是付出的,现在话讲义务,完全是义务。如果有义务这个观念,那还不是佛菩萨,为什么?他爱心还低一等,法缘慈,不是大慈大悲。大慈大悲连义务的念头都没有,他做的是真正义务工作,但是决定没有义务这个念头,这才是真正的佛菩萨。

菩萨事业,就在你现前生活里面,就在你现前的工作里面,乃至於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现在讲应酬,只要你一个念头,念念为眾生,念念为利益眾生,念念为帮助一切眾生觉悟,引导一切眾生学佛,都叫做菩萨业。

要帮助一切眾生破迷开悟,帮助一切眾生获得正知正见,帮助一切眾生断恶修善,帮助一切眾生圆成佛道。这是自己的事情,是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情,不是別人给我的,这叫天职。在大乘佛法里叫什么?叫「同体大悲」,你看看头一个,同体,同一个生命共同体,悲心从这儿出来的;「无缘大慈」,这大慈大悲,无缘是没有条件,慈悲心对待一切眾生,对待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眾生,没有任何条件。

同一个生命共同体,跟自己息息相关,怎么能不热心去照顾!他对我有成见,是他对我不了解,他在迷!我不能对他不照顾,我不能对他不好,为什么?我知道他跟我是一体;他不知道我们是一体,我知道是一体。所以,纵然是叛逆到极处,我还是要关心他,我还是要爱护他,我还是要帮助他、照顾他,道理在此地。

所谓大慈悲,实在讲就是菩提心,菩提心的大用就是大慈大悲,所谓是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缘就是条件,无条件的大慈。同体大悲,悲是见到眾生苦,要帮助他解决;慈是给眾生乐,叫眾生离苦得乐,这叫慈悲。帮助別人离苦得乐,这是菩提心里头最重要的作用。

学佛诸位要晓得,要抓纲领,抓重点,抓到纲领、抓到重点,菩提心就是重点,从这个地方建立,我们学佛就快了,不必枝枝叶叶去学,从根本上学。根本上学就是改心,把我们待人接物这个心改过来,要从这个地方做起,要真正发菩提心,来救佛教,救自己,救度眾生。这是当前每一个佛弟子都要觉悟的。

真诚用在自己是清净,我就用清净平等;真诚心对別人是大慈大悲,存诚。「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」,这是学佛了。信,决定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一点都不怀疑,愿生西方,发愿我要到极乐世界去,我要亲近阿弥陀佛,我到这个世间来就为干这个事情的,其他都不是我要求的,我就干这个事情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决定得生。

做个诚实的人 学佛修行

做个诚实的人

人不能不诚实,这是最重要的。所以很多人问我,修行从哪里修行起?司马光讲得好,司马光是虔诚的佛教徒,「从不妄语始」。他自己真的做了社会大众的榜样,一生不妄语,「事无不可告人言」,你说他的心胸多自在、多舒...
学佛戒婬,房车具足 改变命运

学佛戒婬,房车具足

犹豫了很久,还是决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,希望能让大家深信因果以及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,在这里再次感恩佛法感恩菩萨。 我今年三十岁了,到目前为止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我接触佛法的这几年。 尤其是我在地藏菩...
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 学佛修行

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

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。只有有了智慧,才能够断烦恼、破无明。佛菩萨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。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,比如身体不好了,家里钱不够用了,孩子的教育培养等,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。学佛...
学佛修行 言不恶口 学佛修行

学佛修行 言不恶口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恶口,即得成就八种净业。何等为八? 一、言不乖度。 二、言皆利益。 三、言必契理。 四、言词美妙。 五、言可承领。 六、言则信用。 七、言无可讥。 八、言尽爱乐。 是为八。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