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来世间到底是干什么的?佛学给出究竟答案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人从哪来,最终要去向何方?

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那么,每天我们虽然都在忙碌,但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而忙,岂不太冤枉了吗?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9462.html

人到这个世间来,有人天天忙着赚钱,难道我们就是为了赚钱来的?如不是,那我们目的何在?意义何在?价值何在?

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,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。

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,糊里糊涂来到世间,糊里糊涂死掉,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,你说多可惜!

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,究竟是来干什么的?目的何在?

这个问题很难答复。

你看看这个社会上,我们同修也不免,每天追求财富,天天想发财,忙得不亦乐乎,这个目的不是真的,为什么不是真的?

纵然你有再多的财产,你死后全部都要给别人,再多的物质享受,到头来,还是一场空。

如果人生以这个为目标,那真是愚痴到了极处!

人到底到这个世间来是干什么的?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,是来酬偿业报的。

这是什么?这是事实真相。我们过去生中造的善业,这一生来享福;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,这一生来受罪,这就是佛所讲的“人生酬业”。

如果你真明白了“造业受报”的原理,那么今生这一生我们就要懂得转变。

过去的因,现在受果报,这不是人生的目的,人生要以此为目的,那就可悲,为什么?每况愈下,你决定往下坠落。

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修行,破迷开悟,提升自己的境界,为度众生愿成佛,这个目的正确。

人生还要和一切众生和睦相处。

你在一生当中,心里面对一切人、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,你这一生过得好;你还有冤家对头,那就很糟糕!

怎样才能做到这个境界?必须要有相当的觉悟,你才有能力化敌为友。

人生的价值何在?在佛法里面讲,人生真正的价值,就是在“弘法利生,续佛慧命”,这个价值是真实的,决定不落空,这是真实功德,不会随我们死亡而消灭。

世间物质是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”,聪明人要为带得去的去努力。

“弘法利生,续佛慧命”的功德可以带得去的,由此可知,人生在世,不能不做好事,一定要知道——种善因得善果,造恶业必定有恶报。

每个众生都受自己对自己、对别人、对外界的那种行持而自受其报。

一切万法相互之间都有心电感应,在佛法里叫回向;在牛顿那个说法叫万有引力。

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吃亏,也没有人会占便宜,真想明白了,你没有办法生烦恼。

有些人总看到别人怎么样,这个环境对我怎么样,环境是谁啊?别人为什么对你这样啊?懂得了真理,你会安心于道。

整个虚空世界,过去现在未来,上自诸佛菩萨,下及天人鬼畜旁,及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、风云雨雾,一切的一切,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,我们还有看不到听不到,那些真实存在的一切的一切,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。

打个比方,就如同我们在梦中,梦中的境界千千万万,万万千千都是做梦的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。

万法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万法一念,一念万法。这就是真正打开心量的智慧,这个心量大到什么地步呢?就是: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没有哪一法不是自己!

明白这个道理,并且刻骨铭心,深信不疑,那你当下成就。

而通往修行之路,同样离不开布施。

布施就是以福利施与他人,使他人得到利益。

无论我们是用智慧、知识,还是财力、体力,或者是用语言鼓励人、帮助人,只要能让他人从困难中得到利益与帮助,都可称为布施。

拓开心量 学佛修行

拓开心量

佛家常讲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,这是我们本来的心量。为什么现在一点点都不能够包容?我们的苦就吃在这个地方,迷就迷在这个地方,造业也就在此地,受果报还是它。为什么不把心量拓开?像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他们的...
帮助一切众生 学佛修行

帮助一切众生

我们在经论里面体会到、明白了,什么是真心?什么是妄心?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妄心转变成真心,这才叫学佛。妄心转不过来,佛法的真实利益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不到,这一生当中也跟过去生中一样,种一点善根而已,这...
9000部无量寿经,自在往生极乐 学佛修行

9000部无量寿经,自在往生极乐

2018年12月23日凌晨1点,她在阿弥陀佛圣诞日,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 姑姑生前一直是位很虔诚的人,年轻时接触并学习了很多法门,后来开始专修净土法门。喜欢听法师讲经,我也是姑姑接引才开始学佛的。 ...
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是什么? 学佛修行

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是什么?

大菩提心落实到日常生活,在生活里面,工作,处事待人接物,用的是菩提心,用的是真心。所表现的一定是看破,看破就是明瞭,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人生的体性、现相清楚明白了,理事、因果就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