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把婚姻变成最好的修行

生命无常,倏忽不再,此生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生。

修行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,不是做给别人看的。心若计较,处处都有怨言;心若放宽,时时都是春天。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,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毕竟很少。你若非要计较,没有一个人、一件事能让你满意。心宽一寸,路宽一丈。若不是心宽似海,哪会有人生风平浪静呢。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y.org/36290.html

人为什么总在一念之间徘徊?一念,在凡夫境界,是善念恶念、染念净念交织在一起的。一念之间,有杂念、妄念,所以徘徊。如何修心,转染为净?就在一念之间,转念之间。虽说是一念,能够保持下去,念念相续,正念相续,定力就会越来越强,自己也能慢慢体会到静。

佛是佛陀的简称,意为觉悟的人,拜佛绝非迷信。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,学佛的为人处世,积德修福,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,一个身心清净、健康的人,一个有益于社会、国家、众生的人,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。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,就是做人的教育。成功的人生,就是做人的成功。

阿弥陀佛说:不要等到奄奄一息才领悟无常;不要等到无药可救才感恩生命;不要等到生命终结才断恶行善;不要等到面临死亡才想到修行;不要等到神智不清才求佛保佑;不要等到离开人世才寻求解脱;不要等到身心分离才求生佛国。如果那样,一切来不及了。从现在做起,从当下做起,从当下内心做起。

贪,是对于喜好的偏执,即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;嗔,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,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,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,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。痴,是愚痴,如不明事理,不知因果法则,不了解无常、苦空及解脱之道。而戒、定、慧,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。

“佛是一炷香,人是一句话。”说话要留口德,不出口伤人。开口讥诮人,不惟丧身,亦足丧德。行事之恶,莫大于苛刻;心术不正,莫大于阴险;言语之恶,莫大于造诬。恶语伤人心,良言利于行。伤人之言甚于刀剑,语言切勿刺入骨髓,戏谑切勿中人心病。口是伤人斧,言是割舌刀,闭口深藏舌,安身处处好。

人,不一定信佛,但一定要有佛性。佛性即:“自觉”和“觉他”的德行。佛性,最讲一个“善”字;禅境,最讲一个“淡”字;用佛待人,自己即佛;用佛性悟人,人可兼佛;善心,点亮心灯;慧心,使心灯长明;善良的人,往往可以逢凶化吉;觉慧的人,往往可以化险为夷。

佛说“诸行无常”,而我们却常误认为日子可以永远平静地过下去,直到灾难与变故突如其来。我们总以为自己拥有的不够,直到有一天真正一无所有。该是时候了,我们要从尘世的迷幻中醒来,珍惜此刻的拥有,珍惜身边的一切。生命无常,倏忽不再,人生最等不得的是行善积德。此生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生。

诵《地藏经》送走腹中胎儿的亲身经历 学佛修行

诵《地藏经》送走腹中胎儿的亲身经历

那一年,我因与已婚人邪婬而怀孕。还未婚的我,悲恐交加。孩子的父亲态度十分明确,让我尽快做掉。但那时我已学佛,知道堕胎是杀生,万万不能;但同时也无法生下这个孩子,给他一个完整的家。无奈之下,我去了大悲古...
念《金刚经》梦中师父指点迷津 学佛修行

念《金刚经》梦中师父指点迷津

慧音师兄读诵《金刚经》心得 第一篇 各位师兄们好!我叫慧音, 于2015年2月14号开始念诵金刚经。虽然时间非常短,我也非常开心地记录下近期的心得与道友们分享。 我家族的人都十分敬仰佛祖,长辈们有定期...
我学佛的心得体会 学佛修行

我学佛的心得体会

学佛不是偶然,世上也没有偶然的事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哪怕你今天念的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都是宿世因缘。能念一句佛号者皆是大善根、大福德之人。有福并非你很有钱,此福能让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得以超脱六道轮回...
    • 阿隆
      阿隆 9

      發願出差,不嫖妓。發願常駐 ,不找小三。祈求菩薩,引導弟子親近善知識,提昇靈性,獨處平靜。

    匿名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匿名网友
    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    确定

   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