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境、善缘更容易堕落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处顺境,一切称心如意。好,顺境,遇到人都是好人,都是欢喜你的、讚叹你的、帮助你的,这个境界好!那也是考试,考什么?你有没有再起贪恋的念头。如果起一念贪恋的念头,你堕落了。这个考试,跟你说比那个逆境的时候还要严峻。一般人晓得逆境、恶缘人容易堕落,没错,不知道顺境、善缘更容易叫人堕落。

在佛经里面,善财童子他就是处顺境、善缘,他不贪图富贵,他能够舍弃、能够放下。像释迦牟尼佛,你看生长在皇宫,父亲是国王,名闻利养样样具足,他的环境是顺境、是善缘。他要一贪图富贵,他就出不了六道轮回,就堕落了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2459.html

所以在逆境顺境、善缘恶缘这里头,真正把「贪、瞋、痴、慢」这四个烦恼断掉了,连根都拔除了。我们学佛要在这些地方学。所以学佛,对于佛一生的事蹟,佛的理念,佛的愿望,佛一生所作所为,你都不知道,你学什么佛?我们学佛是要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,就是在境界里头把贪瞋痴慢断尽。

顺境难忍,为什么?顺境里面,称讚你的人很多,你会不会起傲慢的心?会不会以为我很不错了?这个念头起来就麻烦了。换句话说,你的谦德没有了。孔老夫子「温良恭俭让」,这五个字都没有了。所以顺境里头要能够忍,你才能保持这五德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不会被人称讚、夸奖搞迷惑了。所以很容易沦落到名利里头去,名利是陷阱,愈陷愈深,到最后不能自拔。

逆境里头要忍,逆境里头毁谤你的人多,侮辱你的人多,障碍你的人多,甚至于陷害你的人多,你统统要能忍。实在上讲,逆境的忍很容易,顺境的忍难,太难太难了。很多人不晓得,以为逆境堕落了,顺境里头堕落的人比逆境的多。因为逆境它很明显,顺境他不知道,没有感觉,自己堕落了不知道。堕落到一定的程度,自以为很了不起,别人劝告他,他不能接受。太多太多这个例子。顺逆两种境界你都能把握住,善缘里头,顺境、善缘不生贪恋,逆境、恶缘不生瞋恚,这是忍辱的功夫。

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练,顺境界里面,所谓顺境、善缘,炼什么?炼不起贪心,没有贪恋。怎么炼法?提起觉观,你能不能提得起来?你马上就要想到佛在经上怎么教我们的。《金刚经》中国人念得最多,不学佛的人也念,为什么?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那个贪的念头才一动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平了。假的,不是真的,不值得喜欢,不值得留恋,想留恋也留恋不到,为什么?它不存在。

遇到逆缘,逆境、恶缘,心里难过,不高兴了,马上想到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或者想到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你习气马上就降温,就不会发作。

我写了一副对联。「处逆境,随恶缘,无瞋恚,业障尽消」,好事情,不是坏事情,消业障的!那些恶人对待我,毁谤我的、侮辱我的、陷害我的,都是我的善知识,都是佛菩萨,他帮助我消业障,我感激他!没有一丝毫怨恨心,没有一丝毫报復心,我也学释迦牟尼佛。下联是「处顺境,随善缘,无贪痴,福慧全现」,我们这些年学习佛法没有白学,真用得上!在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里真用得上。

善人,佛变化的;恶人,也是佛变化的。佛变化个恶人来考考我,看看你的德行、你的功夫有没有成就?你还会不会起瞋恚?还会不会有不高兴的念头?来考考你。化善人、顺境也是来考试的,看你有没有贪爱?果然在一切境缘当中,如如不动,你成就了。全是化佛,全是菩萨。

所以,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就看你用什么心,现在人讲的你用什么眼光、用什么角度去看。真的,外面境界没有善恶,没有是非。蕅益大师就讲得很好,「境缘无好丑」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没有善恶,没有好坏。善恶、好坏从哪里生的?从自己心里头生的。自己心善,没有一样不善;自己心不善,没有一样是善的。

不论外面环境是什么,永远保持自己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。能保持得住,心在道上。什么是道?「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这是道,大道!这是性德,这是自己的真心本性。一切时一切处,不失真心,不失本性。

尝苦果 真改过 发大愿 报佛恩 学佛修行

尝苦果 真改过 发大愿 报佛恩

作者:周水珍 我名字叫周水珍,出生于乡村农民家庭。我是一个前生有善根、福德、与佛菩萨有缘,没成功。而今生造恶业。蒙受菩萨慈悲救度安排,让我在实境中得到教诲而领悟的人。我愿意将我的经历告诉给大家,希望大...
人不能没有志向 学佛修行

人不能没有志向

佛教导我们,首先是教我们发愿,古人教人首先是立志。志要不立,你做学问没有目标、没有方向,好比行船在大海里面,没有目标、没有方向,你这个船永远靠不了岸,不知道往哪里走,所以人不能不立志。人要立志,有坚定...
敬人、敬事、敬物 学佛修行

敬人、敬事、敬物

恭敬,敬人、敬事、敬一切万物。我们在经忏佛事里头拜忏,忏仪第一句话,「一切恭敬」,我们会念,没做到,口里恭敬,心里头没有,要身口意统统具足。印光大师说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 我...
婬欲是生死的根本,是轮回的原动力! 学佛修行

婬欲是生死的根本,是轮回的原动力!

圆觉经云:“三界轮回婬为本,六道往返爱为基。” 婬欲是生死的根本,是轮回的原动力,是障碍佛道的病本,众生在六道轮回,根本的原动力就是情欲所牵缠,众生要上升与堕落,都被情欲所束缚而不得自在;鸠摩罗什旧译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