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、解、行、证,缺一不可

读经、诵经、研究经教,你在上课,你在学习。学了之后要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,你要能用得上。不能说所学非所用,那你就错了。学了之后要能用得上,那才是真正的受用,你真正的得到。你学了不能够受用,你没有得到。谚语里常讲「得道」,你所学的能落实在生活上,你得道了。

信必须落实,落实在依教奉行。我信,我做不到,假的不是真的,真正相信那就做到了。唯有依教奉行,才能够深入的理解。我们今天读经,解得不够深,不够深是行之不力。解跟行相辅相成,解帮助你行,行又帮助你深解,所以我们不做不行,不放下不行。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y.org/30281.html

你只有信、只有解,没有行。没有行,当然就没有证,你不得受用,佛菩萨教诲真实的利益,你得不到。真实利益如何才能得到?一定要行,用现在的话说,一定要落实,字字句句你都要做到,这才会有真正的受用。

解悟没有行证,不能把佛法变成你的生活,不能把佛法变成你的思惟,你不得受用。你心里面所想的,身体造作的,跟经教完全相违背,完全不相干。口里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一套,没有用,从前李炳老常讲,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命运。

教与理都是在书本上,我们今天讲经典;行与证这是在自己本人这边,你要依照这个理论去修正你自己错误的行持,这就叫做行法。行法是你自己要去做的,你做到了,使你的行与这个教、理相应了,行就是教,行就是理,教理就是自己的行为,这就叫证。证没有别的证,完全相应了就叫做证。

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契入佛法?心行相应就入了。心行不相应,没入,这个道理要懂。佛在教导我们的,我们确确实实具足信、解、行、证,我们真的在学佛了。不论你学哪一部经,你学哪一个法门,你统统要具足这四个字。我对于这部经典信不信?真信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我能不能理解?我都理解了。有没有做到?字字句句我统统做到了。做到之后,你把你做到的跟你所信所解的对比,相不相应?相应,那就是证。证明你所信的真实,所解的正确。证实!你就入这个境界了。

信解行融合成一体了,就叫做证。假如说我信的、解的、行的不是一样的,信是信,解是解,行是行,这就不叫证。如果是证,决定是信就是解,就是行;行就是信,就是解,是一而三,三而一,这就叫证果了。

必须具足信、解、行、证,这才叫相应,这四个字当中少一个字都不是相应。所以你相应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我们要相信佛的教诲,要理解教诲当中的道理,要知道怎样修行。

我们对净宗法门,我们能信、能愿,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真干,真干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;佛来接引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证果。净宗的证果就是往生,信解行证。

心诚则灵 学佛修行

心诚则灵

印光大师说过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」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在其中,这就看我们有几分的诚意。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,实际上相当的难度。为什么?一真一切真,一假一切假;不可能说我对佛菩萨真的,...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 学佛修行
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

文:红尘禅缘 佛言。人离恶道。得为人难。既得为人。去女即男难。既得为男。六根完具难。六根既具。生中国难。既生中国。值佛世难。既值佛世。遇道者难。既得遇道。兴信心难。既兴信心。发菩提心难。既发菩提心。无...
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 学佛修行

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

《金刚经》上佛教大家修学的总纲领,两句话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这两句话是修行的总纲领。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纲领就这两句话。「不取于相」就是不着相...
上人开示:七种礼佛法 学佛修行

上人开示:七种礼佛法

第一就是礼敬诸佛。礼就是有礼貌,有礼法。礼是彼此恭敬的一种表现,你对人有礼貌,别人对你也会有礼貌。礼是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五常之一,人之所以和禽兽不同,就因为有一种礼,人如果没有礼貌,和禽兽就没有什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