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懂一句 做到一句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记住,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们起心动念要觉,这念头好不好,这念头是正还是邪,一定要清楚,如果正,好!如果是邪,马上要断掉,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处,起心动念与佛菩萨教诲相应,与经教相应,正道;与正道相违背就是邪道。所以,修行在哪里修?在起心动念之处。起心动念是不间断的,前念灭后念生,我们就在这里修行,念念是直心,行行是德行,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相应,直心,我们才能自度,我们才能化他。

唯有在修行当中才能够体悟,体会悟入。你要不真正在行门上用工夫,你经念得再熟,读得再多,实在讲,你所明瞭的都是表面上的常识,没有深度。深度,一定要自己有真功夫去入进去,你没有真正修行的功夫,你入不进去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8389.html

你学得再多,就是古人所讲的「道听涂说」,「记问之学」。记是你记忆,问是见闻,你看得多、你读得多,你记得很多,全是别人的,不是自己的,不是从你心性当中透出来的。纵然你能讲得十二部教,能讲得一部《大藏经》,你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的《大藏经》,不是你自己心性的经典,那个与你还是不相干。最要紧的是要自己心性能够契入,把佛的经变成自己的经典,这是佛对我们的期望。

我一天听懂一句,我把这一句做到,明天又懂一句,我又把这一句做到,这样的人才会开悟。听懂了,不能够落实,不能做到,跟听不懂没有两样,跟不信佛也没有两样。纵然你会讲,你会讲有什么用?记问之学,听别人讲的。记问之学就是不能落实,能落实,这个记问就变成实学了。

佛的经教,意在言外,深广无尽,我们不细心去体会,你怎么会看出来?不但要细心体会,要身体力行,你才真正懂得佛的意思。你不能够身体力行,你怎样去研究、怎样去揣摩,结果你都把意思搞错了,曲解了,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太多太多了。所以佛法要行,不要说,认真努力去做,才有真实的成就。

把你所学习、所思惟的,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上,真正做到理事不二才有悟处。如果学习思惟跟我们自己生活脱了节,你就没有办法悟入,你一生所做的现在人讲「佛学」,你可以称为一个佛学家,你可以称为一个佛学博士,但是佛法你一分也没有体会到,你所能够理解的常识而已,真实的受用你得不到。所以佛法实在讲起来,在行不在说,也就是要做到,古德所谓「说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寸」,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到,这非常重要。

章嘉大师早年给我一个标准,这个经你学了,你懂得多少从什么地方看?从你做到多少。你没有做到,大师说你没懂,如果你懂,哪有不做的道理?你能做到十分,你懂十分;你能做到一百分,你懂一百分;你没有做到,你根本就没懂。这个标准好,我这一生得受用,绝不自以为我懂了。

好学是要真正做到。所以一定要把你所信的、把你所理解的落实到生活,这才是真正的好学。你能做到一分,你就得一分的功德利益;你做到两分,你就能得两分利益;你做不到,你一切都落空。纵然能说,能说不能行,还是抵不过业力;换句话说,你还是跳不出轮回,还是免不了三途。你能把你所信、所理解的落实,你才能得真实利益。真实利益是永脱轮回,与诸佛菩萨同行。

十二因缘 学佛修行

十二因缘

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: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?生死的由来,佛教说为‘十二缘起’,即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有情众生由于一念‘无明’,因而造作各种...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 学佛修行
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

文:红尘禅缘 佛言。人离恶道。得为人难。既得为人。去女即男难。既得为男。六根完具难。六根既具。生中国难。既生中国。值佛世难。既值佛世。遇道者难。既得遇道。兴信心难。既兴信心。发菩提心难。既发菩提心。无...
修行之道 常见己过 学佛修行

修行之道 常见己过

过去有两户人家,是隔壁邻居。张家的人,大家和乐相处,天天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。但是隔壁李家的人,刚好相反,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闹,可以说是弄得鸡犬不宁,无法过日子。 有一天,李家的人跑来问张家的人说:“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