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、福就在一念之间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你有财富是福报,你会用财富是智慧,你有福报没有智慧,你这个福报,福会变成祸害。老子曾经说过,「福兮祸之所伏」,这个话讲得很有道理。你有福没有智慧,不能善于运用你的福报,后来就变成灾难,这个事情我们从历史、从现实的社会冷静去观察,太多太多了。

福是什么?过去生中修的福。因为现在享福,享福你的心态是贪瞋痴慢,你在享福里面就造很多罪业;福享尽了,罪报就现前,福变成祸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9981.html

财富,这个我也讲得很多,财富是你的吗?不是。那个财富是从你面前过一下,就像流水一样。在你面前过一下,你有机会去处理它,你处理得适当,你修福;处理得不当,你造罪业。祸跟福,一念之间。

善心生福,恶心生灾难,所以祸福一念之间。《感应篇》说得很好,「祸福无门,唯人自召」,你看中国古圣先贤造字,所以中国的文字可不能更动,那个文字是智慧的符号,你一看你会觉悟!你看祸福,祸的写法跟福的写法很像,你要不谨慎,你会把祸当作福,把福当作祸。

祖宗造字的时候就在这里提醒,要你要清清楚楚,搞清楚「福」跟「祸」真的是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。从这个符号里提醒你,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哪个是福?哪个是祸?你有能力辨别,你才能够趋吉避凶,才能够享福避祸,远离祸害,祸福真的是一念之差。

你一念正,祸变成福,一念邪,福变成祸。你懂吗?觉悟是真的,迷惑是假的;慈悲是真的,自私自利是假的。你要有能力辨别真假,要有能力辨别邪正,要有能力辨别是非,要有能力辨别利害,这叫有一点小智慧,你不愚痴。愚痴就是没有能力辨别,往往把是看作非,把非看作是,颠倒!这一颠倒,祸害就临头,自己完全不知不觉,真正可怜。

大乘是智慧,你有了智慧,你的思惟是纯正的,你的言行是合情合理合法的,你不会做错事情,那你就享福了。中国人真有智慧,你看中国人「祸」跟「福」很像,这两个字非常接近,只差一点点。这就是告诉你,祸、福只在一念之间,一念为自己,自私自利,祸就来了;一念为人,福就来了。为人才是真正为自己,为自己是真正在害自己,这个道理要懂。

所谓祸福相倚,福中有祸,祸中有福。祸福两个字在中国文字上很相像,到底是福是祸完全在你自己。你自己用清净心,祸变成福;你自己用妄想分别执着,福就变成祸,会变的。中国文字的妙就妙在这个地方。这两个字时时刻刻在提醒你,「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」,是福是祸由你自己,你用什么心态去对它。用善心,全是福,祸就没有了;用恶念,全是祸,福没有了,这不就是相随心转吗?境随心转,相由心生,把这个道理讲透了。

真正一个觉悟的人、明白的人晓得,过失是自己的起心动念,吉凶祸福在一念之间。说到究竟处,你是作佛,你还是作凡夫,也在一念之间。一念觉,众生成佛;一念迷,你就变成众生。讲到枝末,那就是我们眼前的吉凶祸福。你一念明白了,化凶为吉;一念迷惑的时候,把福就变成祸。中国福跟祸的写法很接近,告诉你那只差一点点。随顺烦恼习气,福就变成祸,吉就变成凶;要随顺你的性德,我们现在俗称随顺你的良心,随顺你的本善,祸就变成福,灾就变成吉祥。

控制、占有是修行的两大障碍 学佛修行

控制、占有是修行的两大障碍

我常常跟大家讲,要学佛,要想功夫得力,从哪里下手?改变你错误的观念,一定要从放弃我们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控制那个念头,每一个人都想控制别人,控制这个事、控制物,这是错误观念;第二个要放弃对一切人、...
课诵时用真心,生活中用妄心,行吗? 学佛修行

课诵时用真心,生活中用妄心,行吗?

古德有言,「会说不如会听」,说的人没开悟,听的人明心见性,这种例子自古至今很多很多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?都是因为用心不同。说的人如果烦恼习气没断,他不能开悟;听的人心地真诚清净,往往一听一见,他就悟入...
一名80后学习传统文化和佛法的体会 传统文化

一名80后学习传统文化和佛法的体会

一、缘起 我是一名80后的湖南小伙,2007年夏天,我大学毕业那年,有源接触到一本《了凡四训》,封面写着“改造命运,心想事成”,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本书讲什么,但是却有一种亲和的吸引力让我把它带回了家,从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