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化上人:为什么你持咒念佛都没有感应?

身口意三业时时要清净才会相应

节选自《楞严咒句偈疏解》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y.org/26089.html

◎ 宣化上人 讲述

最初发菩提心这一念,一念觉,众生就是佛,一念迷,能成佛也还是众生。无明一生就背觉合尘,智慧一生就背尘合觉。你在最初一念觉悟,发心要出家修行,千万记住那一念。古人有句话:“学道不负初心,成佛有余。”修行若不忘最初的一念心:为什么要出家?为什么你要修道?为什么你要学佛法?最初一念是最重要的。你若能不忘这最初一念,时时刻刻都记得,就能很快成佛。

为什么你真的显现不出来,就因为万缘没有放下。若能放下万缘,没有一种攀缘心,所有有所求的心,争心、贪心,自私自利的心都没有了。万缘放下,一念不生全体现,这时本有的佛性,本地风光都现前了。

行菩萨道,圆成十地的功德,自最初发心修行。菩萨时时刻刻都是利益人,不是利益自己。帮助他人还要没有相,没有执着,没有一种贡高我慢的心,认为自己帮助人了,就有功德。菩萨没有这样的心,菩萨行所无事,无论做什么事,过去就没有了,这叫菩萨行,丝毫也不执着,丝毫没有施功报德的思想,执着我有功,希望别人报答我的德行,报答我的好处,菩萨没有这种思想。

修成百千种三昧,正定正受,就像火里炼精金一样,你若是真金一定炼得出来,若不是真金便给烧化了。

念佛、持咒、拜佛、诵经要虔诚,恳切。念佛时要有恳切心,不念佛时亦要有恳切心。不是说念佛时有诚心,不念佛时便散乱心。不论念佛、持咒、拜佛、诵经都要恭恭敬敬,没有丝毫放逸的行为,这才能得到感应。

时时刻刻要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身口意三业时时要清净才会相应。念佛、持咒、拜佛、诵经都会有大的感应。如果敷衍了事、随随便便、马马虎虎的,你就是把喉咙念干了,头叩破了,诵经拜佛都没有感应,因为你心不诚。心诚的人就不要在佛教里讨便宜,找好处。在佛教里要吃亏,要利益他人,不是要他人来利益自己,而是护持他人,不要叫他人护持自己,这是大丈夫所为,不要有一种依赖心。

感谢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让我戒婬改命! 改变命运

感谢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让我戒婬改命!

自从诵读《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》,每次读完了都会深化对很多为人处事因果报应的认知,其中有一句话这么说:“自重资财,不应偷盗;自护妻室,不应侵她;自爱身命,不应杀生”。 一开始读还没什么感觉,但读了大概...
观音菩萨慈护佑 一心诚念保平安 学佛感应

观音菩萨慈护佑 一心诚念保平安

 闻斩念观音 绳断得逃脱 出《高僧传二集》 魏氏初有天下,每疑沙门为贼。一次,曾拘捕了沙门数百人,用绳索缚绑起来,以僧明法师为首。元魏下令,克期斩决。明师大怖,一心称念观音圣号。入夜,自觉被捆的绳子松...
向观世音菩萨求子,如愿满月素席不杀生 学佛感应

向观世音菩萨求子,如愿满月素席不杀生

一诺素斋子便生 台湾/张少斋 周殿修先生,是我的苏北同乡。1958年,周先生任基隆地方法院看守所所长,颇具绩声,惜膝下仅有一个刚8岁的女公子。在这八年中其夫人前后流产4次之多,承继宗支,已感无望,故常...
从家破人亡到儿孙满堂–就靠《地藏经》 学佛感应

从家破人亡到儿孙满堂–就靠《地藏经》

末法时代,众生业障深重,常常到了恶果现前,才能忏悔学佛,地藏菩萨誓愿宏深,正当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。许多人诵《地藏经》,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贫困到富足,从多病到健康。在摆脱困境后,许多人用质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