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修行 若能冲破这一关,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,不审察自己的过失,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。 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,与你又何干?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,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。 别人的行为好,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着心,行为不好,也不起憎恶... 05/29评论
学佛修行 《金刚经》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 《金刚经》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,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。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,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,正和念佛一样,念阿弥陀佛的时候,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... 05/14评论
学佛修行 随缘消旧业,莫更造新殃 佛告诉我们这世间是空的,什么都是假的,根本不存在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这是我多年来修学般若,我的心得报告十二个字。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试问问你还有占有的念头... 04/25评论
学佛修行 如何真正忏悔?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导我,什么是忏悔?知过就改,后不再造,这叫真忏悔。在那个时候,我还很年轻,二十六岁的时候,大师给我讲感应的道理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;当你有求而求不到的时候,是什么原... 04/25评论
学佛修行 智慧从哪里来? 智慧从哪里来?最方便的就是听教学经,我们从这里下手。世尊当年为我们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这个恩德太大!多听经,多读诵,长时期受经教的熏习,时间久了它就起作用。学教听经最重要的是专心,你才能有体会... 04/25评论
学佛修行 做好五戒十善,念好阿弥陀佛 我教导大家,什么都不谈了,只要你把「五戒十善」做好,只要把一句「阿弥陀佛」念好,你就得救。五戒十善丢掉了,说个不好听的话,那就不是人。这话也是真的,五戒十善没有了,你的来生决定堕三恶道,这不是人道。作... 04/25评论
学佛修行 功德如何能保持不退失? 我们也常在经论里面看到,功德不容易保持,福德容易保持。你修福决定有福报,无论你在哪一道里面都享福;你修的有福报,你在人间享福,你堕畜生道在畜生道享福,你堕饿鬼道在饿鬼道享福,只有地狱道里头没有福报。可... 04/25评论
学佛修行 以水卖贫 【贤愚因缘经】 阿槃提国有一个长者,钱财非常地多,家里有个贫穷婢女,身上的衣服无法遮蔽身体,饮食很少能够吃饱,经常被鞭打,想死也死不了。有一天,她拿着瓶子到河边去取水,放声大哭。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尊者,... 04/231
学佛修行 如何求才能满愿? 我有一个亲戚,学佛放生七年,一直没有孩子。 有一天她梦到观世音菩萨对她说,明代藕益大师的父母求子,念了多少年大悲咒 ,才生藕益大师。送你一句话:三分求,七分修。怎么修?断恶修善。怎么求?竭诚恭敬。 从... 04/22评论
学佛修行 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不可以将这些法相放在心上,所有一切现象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对一切现象,不要生爱憎;顺自己意思的,不要有贪爱的心;不顺自己意思,也不可以有瞋恚之心。在这个顺境、逆... 04/15评论
学佛修行 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 《金刚经》上佛教大家修学的总纲领,两句话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这两句话是修行的总纲领。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纲领就这两句话。「不取于相」就是不着相... 04/15评论
学佛修行 时时处处皆道场 我们是初学,这个世间人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,行!只要你心有余,心等虚空法界;力何以不足?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有断,所以自性里面的德能没有恢復。但是,我们跟诸佛菩萨确实已经是同一个方向。从前不同方向,也就是说... 04/15评论
学佛修行 慈悲喜舍要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 慈悲喜舍是性德的自然流露,但是性德流露还要靠修德的帮助。修德功夫不到家,性德不会现前!性德流露了,当然就是此地所说的『哀矣不伤,乐而不泆』。这两句都是讲慈悲喜舍得其正,不会产生流弊,不会产生副作用。这... 04/15评论
学佛修行 以直报怨 世出世间这一些圣人,教诲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什么?孔老夫子说:「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」,何况佛家教导我们「大慈大悲,怨亲平等」,这是在生活当中修忏悔法。别人对我们好,这有恩,我们要知恩... 04/15评论
学佛修行 被人骂是福报?给你不好的脸色是最上等的供养? 特别提示:本文转载自积善之家。 淄川县西白家庄的某人,偷了邻居老人的一只鸭子煮着吃。当天夜里,觉得全身发痒;天亮后一看,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,一碰就疼,非常害怕,可又没有办法医治。 夜里,他梦见... 04/15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