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守持不婬戒的五种功德利益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什么叫不婬戒呢?守持不婬戒者可获得五种功德利益,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所竭力赞叹。不婬欲者,具备佛的威仪,身体香得如佛一样。

是哪五种功德呢?一、以正知正念摄持眼识,不视婬色。假使美色出现于眼前,也要把它当成粪虫,就像刀割心、火烧眼一般的苦痛难受。对美色心中要不生丝毫爱意,一有爱意种子萌发,当即以观无常的智慧剑将其切除。美色现前只当是眼冒金花的幻觉,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!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4712.html

二、不听婬声。假使听到婬爱之声(诸如男欢女爱、打情骂俏、缠绵绯恻之类言语,及情歌情诗等),当摄持耳识不要去听,不要让它麻醉耳根。这种愚痴的音声能够扰动人们无始以来深藏于阿赖耶识、有着多种如毒蛇一般贪婪之心的欲望丛林,种下贪爱的种子。这叫贼风,是通过我们的耳根听闻、由心识的妄见所引起。婬声就像吃人夜叉的呻吟,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?这是虚幻不实的声响,愚夫才会执着去贪爱。这种婬爱的声音会刺激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使人的心识沿着痴爱的大河,随顺着色欲、声欲、香欲、味欲、触欲这五种情欲而流转下去。对此贼风一定要深知细防,摄持耳识不为所动。

三、摄持鼻根不嗅香味。要知道所谓香味是从四面八方的风吹来的,是由痴爱之心去贪著而引起的。花朵等身上的香味实际上是从众生的颠倒妄想和鼻识所引起的,凡夫盲目地将其称为香味或美味,并将鼻识接触到的草木众花都说成是有香味。大智大慧的如来收摄身心,不闻香味或臭味,因为他体会到香味本性是空幻无实的,所以对接触香味不予称赞。

四、不动舌识。不讲说世间名闻利养,不称赞婬爱之事。守住嘴巴永远不谈男女婬欲交触快乐的话题,不执著于疯狂愚痴的婬爱,也不喜欢谈论情爱欲乐之事,因为这样会增长凡夫对无明及五欲的痴爱。因此,十方诸佛都摄持舌识,不为世间婬事所动。

五、把持心意寂静不动。不起婬心,不念婬事,不想婬乐,不动婬根。控制婬念不动就如心获解脱一般,而得住于寂灭之处,获得恒常的快乐。能够身心安稳,无所作为,跟随佛之教法修学真心之道,住在真如境界中,得入十八大空,及证得九种涅槃。

佛及菩萨因具备了这五种功德,身体清净一尘不染,身下常生圣洁莲花。他们不仅是身体洁净无有垢秽,内心也淡泊无欲。因此,十方诸佛都宣说不婬戒,具有最殊胜、最清净的无上功德,能够获得五种利益。诸佛对不婬戒赞不绝口,称其为解脱之因,其好处说起来不可穷尽。婬欲是最为深重、无有绳索的系缚,有如老象掉到五欲的泥沼一样难以解脱。它是导致众生一切罪业得以产生的最根本因素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原文】(出《受十善戒经》》

云何名不婬戒?不婬戒者。有五功德利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。不婬者。住佛威仪身香如佛。

何等为五。一者不动眼识不视婬色。设见色时如见粪虫。如刀入心如火烧眼。心不起爱无常所切。眼火横动何爱之有。

二者不闻婬声。设闻婬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。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。此名贼风。从耳根出妄见所起。如夜叉吟何爱之有。此是幻响愚夫爱之。鼓动诸根是露人声。从痴爱河顺五欲流。深知是贼不动耳识。

三者鼻根[不]嗅香。当知是香从八风起。痴风鼓动爱风吹来。花等诸香从妄想生。颠倒横有从鼻识起。横言是香或称美味。鼻识惊动草木众花皆称是香。如来摄身不嗅香臭。体解非真不赞香触。

四者不动舌识。不说世利不赞婬事。口终不说婬欲触乐。不住狂惑[黍+离]胶屋宅。亦不乐说可爱乐事。增长无明五贼痴爱。是故诸佛不动舌识。

五者意寂不动。不起婬心不念婬事。不想婬乐不动婬根。婬识不转如解脱心。住寂灭处常乐城。安稳无为随学佛心。住真如际。一向入于十八大空九种涅槃。

佛及菩萨得五功德。身形清净常生莲花。身净无垢心亦淡泊。是故诸佛说不婬戒。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。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。婬为极重无索系缚。譬如老象溺五欲泥。普为一切诸罪根本。

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 学佛修行

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

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。只有有了智慧,才能够断烦恼、破无明。佛菩萨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。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,比如身体不好了,家里钱不够用了,孩子的教育培养等,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。学佛...
诵《地藏经》的人,诸天鬼神都护持! 学佛修行

诵《地藏经》的人,诸天鬼神都护持!

    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梦参老和尚 讲解 【 复白佛言。世尊。未来世中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于所住处。有此经典及菩萨像。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。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。乃至水火。盗贼。大横。小横...
【解惑】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? 学佛修行

【解惑】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?

信众: 法师您好!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盾,得了中度抑郁症,现正在吃西药治疗。他原来还信佛,现在根本不信。我忏悔、做善事,天天念佛回向于他,请问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他走出困境? 法师: 抑郁症...
学佛就是学做人 学佛修行

学佛就是学做人

我们要学佛,要学做一个好人,首先要肯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儒家大德告诉我们「人性本善」,以这个为基础,来修自己的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。佛又告诉我们心量要大,量大福大,心同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