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修行 爱语沟通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在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都需要好的人际关系,希望与别人相处和睦,能够建立良好的友谊,彼此沟通意见,互信互助。人际关系相处得好,就是通常所谓的人缘好。人缘好是安全感的来源,是事业成功的要件。佛法认为善缘是助道的工具,是实现圆满人生的机会,也是与别人互相影响,提升人性的桥梁。因此,学佛修行的人应该重视如何与众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《大般若经》云:“十方世界如恒河沙等国土中,诸菩萨摩诃萨以四事摄取众生。何等四?布施、爱语、利益、同事。”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915.html

此段经文的意思是说,无论在任何地方,一切大菩萨总是透过四个基本原则与众生建立关系,令其生起亲爱之心,而引入佛道。这四个摄众的原则,即是布施摄、爱语摄、利行摄、同事摄。也就是通过布施钱财、佛法,使双方情谊逐渐加深,从而利于教化对方;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,使其心生欢喜,愿意来亲近,以达到度化的目的;起身、口、意善行利益众生,以损己利人的行为,感化对方;深入社会各阶层中,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近,随众生根性、所乐而一起共事,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,而度化之。这就是菩萨济度众生所行的四摄法。

许多人都想要改善人缘,但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,这是因为不知道善缘永远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诚恳和尊敬上。人与人之间情感作用的原则即是互动,自己常关心别人,关切其生活、想法或痛苦,别人自然也会由内心对我表示关怀。人正因为能够关爱别人,自己才变得坚强充实,也正因为与别人的关系是和好的,所以才有自在落实的感受。

在四个摄众原则之中,“爱语摄”就是以良好的语言沟通,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了解。语言是最普通、最有效的沟通工具,人们每天都要讲话,所以学习讲话技巧实在是非常的重要。

有一次,在菜市场上,两个生意人由于争吵互不相让,结果打了起来,打成一团,旁边立刻围满了许多观看热闹的人。在市场买卖的朋友,赶紧将他们两人拉开,但是两个人仍然非常气愤,彼此叫骂,咬牙切齿。为什么他们会吵架呢?起因就是一个说薛平贵就是薛仁贵、一个说薛平贵不是薛仁贵,两个人竟然为了这件小事而争论起来,放下生意不做,愤怒的大打出手,破坏了彼此的友谊,说起来真是莫名其妙,是不是?其实在日常生活中,只要细心观察检讨,即不难发现有许多人恶脸相向的原因,往往就是由于三句话不投机所引起的,比如夫妻的相处,语言沟通不合意,几句话就吵起来,或亲子之间的交谈,略微不注意,很快就变成了代沟。

不良的语言沟通,有几种可能的原因:第一个原因就是情绪不稳定,容易激怒生气,稍不如意,就出口攻击批评,责备别人,伤害对方的自尊。其次是以自我为中心,只顾自己的观点,不考虑别人的立场,不允许别人插话,不耐心听别人的意见。第三个原因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原则,不敢说出真心话,作出错误的答应,或者勉强接受对方,委屈自己,事后反悔,造成困扰。最后一种原因就是缺乏说话的训练,不能适当表达自己的意思,而造成彼此的误解。

当自己感觉受到别人刺激的时候,千万不要马上说话,一定要让自己的情绪稍微缓和下来再开口,这样才不会因冲动而说出激愤的话。自己要学习欣赏别人的意见,看别人究竟与自己的意思相差多远。养成习惯用商量协调的方法与人沟通,减少争辩逞强,避免勉强去接受别人的意见,因为这对彼此都没有好处。此外,讲话语气要温和,不可武断,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随喜赞扬别人,赞扬别人要针对事来赞扬,而且表示自己的真诚。这就是以良好的语言沟通与众生建立善缘的方法。

小疑有小悟,大疑有大悟 学佛修行

小疑有小悟,大疑有大悟

佛在经上讲的点点滴滴,都是我们自己本身的事情,都是说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。佛的能力现前,我们能力不能现前,不能现前是有障碍,把这个障碍除掉,我们能力就恢復了。佛是希望我们各个人都恢復自性本具的德能,...
老和尚:佛法并不是谈玄说妙 学佛修行

老和尚:佛法并不是谈玄说妙

佛法并不是高谈阔论、谈玄说妙;更不是妄言祸福、占卜吉凶等流。世界上能未卜先知的人不知多少,这是跑江湖的技俩,好讲神通,妖言惑众,都是在卖膏药。 这些人的确能知过去未来,譬如他对你说:“我知道明天会有什...
净土法师:婬与杀的关系 学佛修行

净土法师:婬与杀的关系

【又或交结聚会。兴兵相伐。攻劫杀戮。强夺迫胁。归给妻子。极身作乐。众共憎厌。患而苦之。】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,杀、盗、婬,婬最容易犯,也最可怕,它跟杀有分不开的关系。这个罪过,婬再加上杀,就是无间地狱。...
真正的佛法一定落实在生活 学佛修行

真正的佛法一定落实在生活

古大德常常警惕我们,真正修道人哪有时间打妄想,哪有时间去做迷惑颠倒的事情,他们是真正学佛,学佛的生活、学佛的处事待人接物,如果不在这上用真功夫,佛法就变成玄学,就变成清谈,无济于事,那个佛法就不是真正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