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来横祸:原以为碰瓷事件会让我们倾家荡产,没想到结局太意外

01

我很庆幸和感恩,自己此生能够选择教师作为职业,这实在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。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y.org/42930.html

几年前,我在一个进修的机会中,听到了一位教授的忠告,这给我今后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。

那位教授说:“教师可以是一份积大好运的职业,也可以是一份祸害千年的职业。如果善尽职责,教好我们的下一代,成为一个好公民,那么这便是功劳无量的大善事,行善的人心安,冥冥之中老天也会庇佑你,你的下一代会更平安顺利、更有机会出人头地;如果不仅没有尽职,反而误人子弟,以缺德的观念来误导众生,那么便是罪大恶极,将来不但自己要受苦报,连后代也不会有好下场……”

他送了一些因果方面的书给我们,并奉劝大家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

在这位教授的鼓励下,起初,我们只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,去参加各种bu施和行善,没想到一段时间后,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件,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“善有好报”的奇妙。

下面分享一些发生在我家的神奇经历。

02

第一件事,发生在民国七十二年,当时我的大儿子还没满周岁,正在学爬阶段。

我娘家就在我教学的单位附近,为了方便,我把儿子带回娘家给我妈照顾。

通常,在早上十点至十点半这段课间活动时间,我是不会回家的,但有一天,我却在一股莫名奇妙的力量的催促下回了家,没想到我刚踏进娘家,就看到儿子正从二楼的楼梯翻滚下来,我吓得飞奔过去将他抱住。

若不是我及时把他抱住,一直滚到楼下,后果怎样,真是想都不敢想。

事后想来,若不是老天保佑,我又怎么会莫名其妙跑回家?

如今十几年过去,再想起那惊险的一幕,我仍会觉得后怕。

03

第二件事,发生在民国七十六年。

有一天,我先生下班开车回家途中,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阿婆,过马路时,突然掉头往回走,我先生紧急煞车,虽然没有撞到阿婆,可是因为距离太近,且事发突然,阿婆因为惯性碰到后视镜后跌倒在地。

虽然没看到外伤,但先生还是很负责地送阿婆去医院检查,直到会诊完,医生说无大碍后,才把阿婆送回了家。

这位阿婆先生早逝,也无子女,一个人住在一间不到五坪的破烂的小矮房里,房里被邻居塞满了稻谷和杂物,所以使用面积变得更小。

没想到阿婆到家后,不小心跌倒,撞伤了头部。

我们知道后,又立刻把阿婆送去了医院。

这一次,医生说得开刀动手术。

这时候,阿婆的亲戚突然找上门,告诉我们:“阿婆的受伤和上次的车祸有关,你们必须承担所有的医疗费用!”
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责难和未来可能很庞大的医疗费,我们不知所措。
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就在当天晚上,阿婆尚未开刀就去世了,而且事后,她的亲戚也没来找我们要过赔偿,我先生什么责任也不用负。

一个大隐患,就这么消失了,真是不可思议。

04

现在分享第三件事:

我先生工作之余,很喜欢绘画,也经常参加画展,按以往的惯例,他的作品在画展上,最多卖十多万元。

前年暑假,我再次去进修时,又受到了那位教授的鼓励,回来后,我就以我先生的名义去bu施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,并希望先生以后的画展更成功。

想不到,后来先生的画在画展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,而他作品的价值,竟然卖到了四十多万元,这令我们感到特别地惊喜和意外。

从我十多年的经历可知,行善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,遇事,不是“逢凶化吉”,就是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”,真是“处处有惊喜”。

我觉得,如果能长期行善作施舍,生活一定充满了平安和顺利。

木叶翩跹感言:

善因好果,恶因坏果,行善未见好报,是福虽未至,祸已远离;作恶未见坏报,是祸虽未至,福已远离。人生就如一块田,行善如同种庄稼,作恶如同种杂草,当庄稼的种子远远多于杂草,自然收获的以庄稼为主,反之亦然。

所以,断恶修善就对了,剩下的就交给时间。开始的时候我们或许都是带着有求心去行善,也未尝不可,当我们做成了习惯,求心就会越来越少了,行善就会越来越纯粹,种子就更加强壮有力了。功不唐捐,我们只管播种,时机到了,自然就有收获。

范仲淹为何能感得观音菩萨超度他的母亲? 深信因果

范仲淹为何能感得观音菩萨超度他的母亲?

北宋名相范仲淹,江苏吴县人,二岁丧父,母因无力谋生,只得带他改嫁。及长,知此事后,即泣别母亲,寄居佛寺苦读。也因此善缘,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,守持净戒,并刻苦自励、发愤精进。为官后,笃信佛法,乐善好施、...
印光大师提倡因果善书对现代人的启示 深信因果

印光大师提倡因果善书对现代人的启示

“因果者,世出世间圣人,平治天下,度脱众生之大权也。”这是印光大师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。印光大师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莲宗祖师,在他一生的弘化中,提倡因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。这一现象,恰恰是大师观机逗教...
乐善好施,后人出了总理 行善积德

乐善好施,后人出了总理

中国近代的长沙安沙镇有一个叫棠坡的地方,有一位义商叫朱雨田。根据《长沙市志》记载,他为人乐善好施,在长沙设保节堂、育婴堂、施药局、麻痘局,置义山、办义学,并疏浚新河,赈济灾民。 方志中评价,说他是“长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