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遇太多,总是鬼使神差地捡回一条命,冥冥中有保佑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行善积德评论2阅读模式

我同事张教授的父亲,小时候曾被人算过命,看相的断言他活不过六十岁,可如今,张父已经八十多岁了,身体还十分健康。

我和张教授一致认为,张父之所以能延寿,跟他平时的为人有关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40131.html

据说,抗日战争初期,黄河决堤,造成很多人受灾。

张父当时是七个难民所的负责人之一,国家拨发了很多救灾的物资,别的负责人禁不住诱惑,任由贪欲主宰了自己。

当时,张父的一些部下也劝他趁此机会,“改善”下自己家里的生活状况,但张父毅然拒绝了,表示:“假如做生意能赚钱,多赚一点无可厚非,但救灾的钱绝对不可贪!”

结果,他也真的做到了分文不取,点滴不贪。最后,其他六个难民所的负责人,都因贪污被判了刑,只有张父一人安然无恙,因不贪而救人无数。

后来,日军攻打张父的故乡,大家逃行至太行山的一个山谷中,途中,张父带着家人莫名其妙地走错路,等意识到后,想往回折时,有颗炮弹突然落在“大部队”的人群里,“轰”的一声巨响过后,死伤了数十个人。

真是惊险的一幕,若不是他们走错路,恐怕就都没命了。

还有一次,张父和同事行走在大雨中,路旁有道又高又长的土墙,走着走着,张父脑中突然生出一个不好的预感,下意识地大喊了声“危险”,一边抓住他同事。

霎时,土墙在他们站立的地方裂开,奇迹似地齐齐向两边倒去。两人毫发无损。

民国三十八年,张父一家随政府迁往台湾,途中经历了无数险况。

有一次,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,张父背着自己的母亲,彻夜不眠地奔跑,几乎七天七夜未曾休息过。

在逃难过程中,他曾亲眼目睹了无数次的死亡,有病死的、饿死的、还有累死的,更曾目睹了无数家庭的家破人亡、妻离子散,他见过血肉横飞,遍地尸身……

那种惨绝人寰的场面,直到现在,想起来都还觉得惊心动魄、心有余悸。

后来,张父一家顺利地在台湾安了家,至今都过得很安乐。

张教授说:“今天我们一家人能在台享受天伦之乐,应该感谢老天的保佑,以及我父亲的德行,和祖先的庇佑。”

或许,只有亲历了无数灾劫后仍能获得平安的人,才会深信行善积德可以保平安吧。

编者感言:

为人正直,恪守本分,行善积德之人,遇到凶险之时,总能逢凶化吉,不该死之人,总能绝境逢生;该死之人,就算是顺境,也常会莫名其妙地暴毙。

张父因不贪而救人无数,延长别人的寿命,所以自己的寿命得延长;在难民危难时不贪,让许多人得以遇难呈祥,所以他也能躲过一次次的灾难。

所有发生的,都是该发生的,都是曾经我们释放出去给这个世界的反作用力,回到自身而已。

善德承福论 行善积德

善德承福论

古语云:"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"(《左传》)世人常叹命运多舛,殊不知吉凶祸福,皆由己造。善者,天必佑之;恶者,神必殛之。今引经据典,以证善德之报。 一、一念之善,转祸为福 《晏子春秋》载:齐景公时,荧...
云鹤教授:行善对后代的善报 行善积德

云鹤教授:行善对后代的善报

此外,还有一件令笔者深信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’‘好心必有好报’的实际例证,便是笔者有一位近亲,自从出嫁之后便相夫教子,克勤克俭,虔诚拜佛,尤其是乐善好施,经常暗中长期拿白米接济无法维生的贫民、寡妇或老人...
曾国藩外孙的发家之法 行善积德

曾国藩外孙的发家之法

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,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。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,编成《保富法》一书来谈持久发达与发财之道。以下内容是聂云台先生先祖的积善事迹: 我家祖籍江西,七世祖乐山公出生于清朝康熙十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