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骁勇”的一家

妙无菩提
妙无菩提
作者
3177
文章
0
粉丝
深信因果评论1阅读模式

八十年代,梆子当上了村书记,发了财,并且盖上了村里的第一座小楼。小平同志说过: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。”只是这梆子的率先发迹,不由常径,太让村里人闹心了。

梆子从小就名声在外,坑蒙拐骗偷,无所不为。《管子》云:“民富则易治,民穷则难治。”梆子家徒四壁,穷的只剩胆气,故而极其蛮横,没人敢招惹。大跃进时,吃饱肚子成了绝大部分人首要的大问题,但梆子总有办法。有次他到村西头的大增家地窖里去顺点红薯,拿着两个口袋,等把袋子装满,却无法背到肩上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8021.html

正发愁之际,被大增发现了。但发现是发现了,大增一看偷红薯的是梆子,吓得愣在那儿,一声不敢吭。倒是梆子理直气壮地恼怒起来:“你想干嘛?”“怕你背不动,我来给你搭把手。”大增怯生生地说完,赶紧给他抬到肩上。

刚解放时定阶级成分,梆子因为赤贫,被划成了根正苗红的贫农。他穷得不堪,又能说会道,所以被树为翻身农民的典型,披红挂彩,到处演讲,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“贫农苦、阶级恨。”因为表现积极,他因此阴错阳差地入了党。时间长了,上头才看清这人实在没办法扶。

等到改革开放后,有几年社会风气很乱(由此导致1983年的那场严打),村里需要有个能震得住场面的人。梆子在当地,那是没人敢不服。当时上头的某位领导估计是看多了《三国》,思来想去,一拍脑袋,想出个以毒攻毒、以夷制夷的招儿,于是梆子又歪打正着地当上了村支书。

当时村里有人开了两家砖窑厂、一家纺纱厂,梆子隔三差五的带人去视察,看到有不合乎‘操作规程’的地方他就勒令停工。存心挑毛病,就没有挑不出来的。所以他每次去,都能看出问题来,动不动让人停产整顿。

为此,这几家企业被他整怕了,都争相高薪聘请他为编外厂长,将吃香喝辣收红包等艰巨任务,交由他全权办理。很快梆子就通过自己的‘辛勤劳动’,成了村里少有的万元户,盖上了二层小楼。这么一个人发迹,让人很是郁闷,太想不通了。都说头顶有苍天,举头三尺有神明,但似乎苍天是梆子他亲二舅,神明是他铁哥们。

话说天上才一日,世上已千年,原来这漫长的几十年,老天只是打了个盹,盹打完了,麻烦就来了。梆子平生好勇斗狠,他有俩讨债的儿子,也都是动不动就掏刀子的主儿,真是什么人感召来什么人。

长子叫克,次子叫忠,小时候曾因一件小事,克用菜刀差点把忠的右膀子砍下来了,忠也不客气地在哥哥脸上留下一道长及整个脸部的刀疤。对亲兄弟尚且如此,对亲兄弟尚且如此,对他人自不待言。长江后浪推前浪,梆子当年名声不过十里八里的,这俩儿子在本县差不多是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。

1993年,克和一帮朋友在电影院看电影,座位后边一男子不小心把瓜子皮吐到克的哥们身上,因而发生了口角。克与几个哥们二话不说,把这男的拽到场外就打。男子的反抗,让这帮人很没面子,于是纷纷掏出水果刀往男子身上招呼,前后竟捅了三十七刀。

等警方赶到时,男子还有一口气,问他致命一刀是谁扎的?前面说过,克名声在外,脸上又有刀疤,特征明显。被打的人只认识克,他断断续续说出了克的名字,说完就很快咽了气。其实那么多人,一片混乱中,被害人不太可能清楚谁扎的那致命一刀。

但人命案子必须找出首犯,被害人最后这句话就成了最主要的定罪证据。梆子到看守所探望克时,克说:“爹啊,我真冤!”这也成了克挨枪子前,对梆子说的最后一句话。但梆子从没讲过理,克也从没讲过理,所以老天也就没跟他们讲理。

大娃没了,梆子就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二娃身上。1997年,村里有俩小伙子在舞厅,和葛屯的另外一伙人,为争小姐吃了亏,回家叫上以打架狠出名的忠去帮忙出头。到了那儿,忠被早有防备的对方捅了一刀,当场就没了。

这件事一旦碰了,运势必定越来越差…… 深信因果

这件事一旦碰了,运势必定越来越差……

90年代初,小城市大部分都是自建房,邻里乡亲的都住的很近,房子一排一排的,左右几乎都是墙挨着墙的那种,而前后距离也就隔开不到10米,类似小胡同的感觉。 我家正好在巷子的中间位置,所以左右前后都住着邻居...
他们都非常惜福,为什么还落到如此下场! 深信因果

他们都非常惜福,为什么还落到如此下场!

家喻户晓的大明星、优质偶像——王力宏,人长得帅,歌唱得好,才华横溢,又出生在名门望族,福报比普通人不知要大多少。 尽管条件如此优渥,王力宏本人还特别节俭,之前在某档节目,他被好友吐槽衣柜里有很多破袜子...
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(第二集) 深信因果

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(第二集)

尊敬的各位女士,各位先生,大家好!昨天我们讲的“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”,我们谈到有五个方面的研究领域,我们先复习一下。第一个研究的领域是对于灵魂存在的研究,第二对能够记忆前生者的立案调查研究,第三催眠法...
说话要谨慎,可救命也可丧命 深信因果

说话要谨慎,可救命也可丧命

2001年的四川省理科状元王海桐在《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》中描述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,她说在她大概三岁多时,幼儿园里的一堂课上,因为不会系鞋带,她觉得非常有挫败感,这时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句:“这孩子脑子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