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挽救生命,释放心中的慈悲!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2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从前有个小和尚和师傅在外面出行诵经,在途中的路上看到了一只翅膀有伤的小鸟,小和尚很快就把这个小鸟捧了起来带回了自己的屋内,在自己的精心照料和培养下,一个月的时间小鸟就可以自己在屋里自由的飞翔了。

可是没过了几天,小鸟突然就不飞了,默默的趴在了地上,小和尚当时也不知所措,仔细查看了下并没有什么伤痕,这个时候师傅进来了,看了看鸟看了看四周的屋子并问了小和尚:“你是想让小鸟继续飞翔吗,”小和尚也当然急忙点头,然后师傅把门和窗户都打开了,小鸟飞起来了飞出了窗外,小和尚一看到小鸟飞走了就赶忙问了师傅:“为什么师傅要开窗户,这样飞走了还怎么回来,”小和尚似乎有点生气了,师傅摇了摇头走了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2376.html

过了几天,小鸟突然飞回来了,飞到了小和尚的窗户上,小和尚非常兴奋忙去找了师傅,师傅师傅它回来了,这个时候师傅在问小和尚:“现在你心里高兴了吗?”“高兴当然高兴,我看见它这样快乐的飞翔我当然高兴。”师傅随即说道:“有些事有些物不一定是要归属你自己的,本身它就属于大自然,在它畏难时你救了它,当然感激你,但是在它康复后,它还要回到它本身的去处,如果你不放,你就相当于把它囚禁了,你想想它能开心吗?你放生了,何尝不是一种美德,他获得了自由,去找他本身应该去找的,它开心同时也会感激你,你看这不就回来陪你玩了吗?”

鸟儿的天性就是要在天空自由的翱翔,就像鱼儿的天性就是在水里畅快的游玩一样。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,大肆的捕捉它们,以至于它们被迫离开了原本生活的家园,有的甚至丢掉了生命。

佛法说放生就是在救生命,把那些失去自由,或将宰杀的生灵,放归自由,不让他们被人为所束缚残杀,这是放生最基本的行为含义。这样的行为,有何好处呢?可以让人们生起一种慈悲心,怜悯心,平等心。

若是人人都以慈悲为怀对待身边的人和事,那么一定会免去很多争端,人情世故之中,就会少却许多勾心斗角,因为大家都有慈悲心了。

在此基础之上,再多一点怜悯心,怜悯之中,是蕴藏着包容和理解,互相怜悯,就可以相互包容,有容乃大。

Lbnh1234:最近一年的放生感应  戒杀放生

Lbnh1234:最近一年的放生感应 

最近一年没有写放生的文章,主要是已经写了两篇了,把前面几年放生的情况已经写的比较详细了, 其次,我并不想过多的讲放生的福报问题,为什么呢。我怕大家走歪路呀,我怕大家都为了福报而放生,怕大家因为一时的不...
为什么要放生?如何才能如理如法的放生? 戒杀放生

为什么要放生?如何才能如理如法的放生?

“放生”典出于大乘佛经,盛行于中国内地,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。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。所谓“吃它半斤,还它八两”;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,当然功德倍增,此...
呷绒多吉上师:放生的功德利益(二) 戒杀放生

呷绒多吉上师:放生的功德利益(二)

不仅如此,从业因果的角度来看,杀了生,今生不但会长相丑陋,气质不好,来世也会长得更难看;不断杀生的话,下一世还能不能得到一个人身?肯定会去旁生、饿鬼和地狱道。因此,我们绝对不能杀生,一定要戒杀放生,这...
冥报记15:马嘉运的故事 戒杀放生

冥报记15:马嘉运的故事

唐朝魏郡人马嘉运,武德六年正月,一天晚上,走出家门,忽然看见两个人,各牵一匹马,已在门外树下站着,嘉运问:“你们是什么人?”答说:“是东海公的使者,前来迎接马公子。”嘉运向来有学识,在州里声名远播,常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