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孝行,竟让匪军改邪归正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阅读模式

德育故事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久习生效

最真实的人物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0828.html

最中国的故事

最该学的榜样

影响您和孩子一生的声音

对于尽孝,孔子曾说「孝子事奉父母亲,日常居家的时候,应尽恭敬的心去侍候;奉养的时候,应尽和悦的心去服侍;父母生病时,应尽忧虑的心去照料;父母去世,应尽哀痛的心去料理后事;祭祀时,应尽严肃的心去祭祀,以上五点完全做到,才算是真正尽到事奉双亲的责任。」

在西汉末年,那个战乱动盪的年代,就有这样一位大孝子,叫蔡顺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孝敬自己的母亲的。

蔡顺孝母 拾椹分筐 至诚恭敬 感化一方

西汉末年,河南有个叫蔡顺的人,小时候就失去父亲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蔡顺对母亲特别孝顺。

平时蔡顺靠打柴卖柴维持生计。有一次,他外出砍柴,忽然家里来了客人,母亲左等右等没有等回来蔡顺,无奈之下,母亲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头。母亲手指头破了,在外砍柴的蔡顺立刻感觉心动了一下,于是柴也不要了,拚命地跑回家。

因躲避王莽兵祸战乱,蔡顺母子逃难来到了椹涧这个地方。谁知这里也因连年兵祸,土地荒芜,百姓流离失所,母子二人日子过得很艰难。为了能活下去,蔡顺留母亲在家,自己天天外出讨饭,讨到好一些的食物就带回家给母亲吃,而自己只吃些野菜剩粥充饥。

后来,樊崇率领的赤眉军打到了许昌。当时,老百姓害怕军队抢掠,逃的逃,躲的躲。本来就以要饭为生的蔡顺生活更加艰难了,经常是跑了很远的路,也讨不到一口吃的。太阳落山了,蔡顺还没有返家,母亲惦念儿子,常常坐在村头等候。

又是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,蔡顺饥肠辘辘地跑了一下午,还是没能讨到吃的。忽然,他发现了一片桑林。看到地上落着不少桑椹,他如获至宝,赶忙捡拾。他把黑紫色和青红色的桑椹分开放入篮中,欢欢喜喜地往家赶。不料在回家途中遇到一队赤眉军,士兵们见他篮内的桑椹按颜色分开放置,感到奇怪,就问他什么原因。蔡顺说:「黑紫色的是成熟的果子,味道甜,带回家给母亲吃;青红色的发酸,留着自己吃。因为母亲年纪大了,眼睛不好使,所以分开来,母亲吃的时候好拿些。」

赤眉军被蔡顺的孝心感动了,没有伤害他,而且还要把抢来的米、谷、牛、送给他。但是蔡顺明辨是非,不义来的东西丝毫都不接受。

驻守在熊耳山上的赤眉军士兵们看到蔡顺如此孝敬母亲,不禁思念起家乡的亲人,也就不想再四处征战,都想回到父母身边,以尽孝道。于是,士兵们就在营寨旁的小河边洗掉眉毛上涂的红颜色,迫不及待地回家了。

战乱平定后,蔡顺的生活也安定了,可是母亲却不幸去世。还没有来得及办理丧事,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,邻居家发生火灾,眼见就要烧到自己房子了,蔡顺就抱着母亲的灵柩号啕大哭。真是孝感天地呀!这时,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。大火竟然绕过他家,烧到别的地方去了!

蔡顺不仅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孝顺,去世后仍然事父母如活着一样。母亲生前就害怕打雷。母亲过世后,每到下雨打雷,蔡顺都会跑到母亲的墓地,抱着墓碑哭着说:「母亲不要害怕!儿子在这里。」

汝南郡太守韩崇听说了蔡顺的事情后深受感动,就一直关照蔡顺。每遇到打雷时,就会派人遣车马到墓地去,还准备召举他为孝廉,推荐他为东阁祭酒,但蔡顺都因为不肯远离母亲的坟墓而婉言谢绝了……

听故事 长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

太上感应篇之功用 太上感应篇

太上感应篇之功用

令人深信因果 因果者,世出世间圣人,平治天下,度脱众生之大权也。书曰,惠迪吉,从逆凶,唯影响。又曰,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。易曰,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皆因果之说也。至于佛法...
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! 传统教育

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!

家庭伦常道 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,以德为根。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,以志为根。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,以爱为根。 子女是一家的天贵星,以孝为根。 孙辈是一家的天喜星,以顺为根。 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天辅星,以义...
伦常道德与疾病的关系 刘善人合集

伦常道德与疾病的关系

我今天能坐到这儿,和大家一起谈道论德。我们的缘份,不是一般的,能够谈道论德,是我们的福份。所以今天我在此向大家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,可能有人会认识我,虽然没见着我,也认识我了。可能有的人还不认识我,我是...
原来养女儿的人,都是积了大阴德… 传统教育

原来养女儿的人,都是积了大阴德…
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让我们人人知因果,也同时每一家人,都知道怎么来教育下一代。懂得教育了,每一个家庭都会出圣贤人。 而教育孩子,教女儿比教儿子更重要!为什么?因为所有的人才都是妈妈教出来的。妈妈要从小,父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