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受诱惑,才有把握往生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所有一切诱惑里面,佛在经里头不知道讲多少次,两个最严重:一个是财,一个是色,这两种诱惑最严重。我们纵然明白清楚,是不是能够不受诱惑?不受诱惑,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真有把握。如果还有诱惑,面对着这些事实还会起心动念,你自己要晓得,你念佛往生没有把握。能不能往生?真的看你最后临终的一念。

临终一念是正念,还是邪念?没把握。如果现在就不受诱惑,那你决定有把握,哪里要到临终,真正跟你说,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。凡夫为什么我想去去不了?不是去不了,是你此地有障碍。什么障碍?贪瞋痴没放下,五欲六尘不肯舍,你还是有留恋,所以你想去去不了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30285.html

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缘非常不好,这个不好就是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,五欲六尘的诱惑,怎样能够做到面对这些诱惑不会起心动念,这叫功夫。诱惑,你还会起心动念,还会起贪瞋痴慢,你没有功夫。

在境界里面常常起心动念,那还得了吗?心随着外面境界转,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,将来受轮回报,你干的是这个事情。所以我们明瞭之后,我们在生活当中去锻练,这个锻练就是修行。过去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会被外面境界转,看到喜欢的我们生起欢喜心,看到不喜欢的我们生厌倦的心,这个错了,错误把它修正过来。

怎么修正?顺境不生欢喜心,逆境不生懊恼心,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所以修行不是每天念经、念佛、拜佛,那是修行的方式。修了要真正能管用,是在生活上用得上,面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真起了作用,再不被这个境界所转,你才叫有功夫。

还有一丝毫贪染的念头,决定不能超越轮回。贪染的念头不断,往生没有把握。往生是讲带业法门,在一切法门里是最方便、最简单、最容易的,但也要在临终最后一念把贪染放下才能往生。假如最后一念对世间还有贪爱,就去不了。其他的法门,贪染要完全断绝才行。净土宗就要你在临终那一秒钟把贪染伏住,不起作用,就能往生。

假如我们平常贪爱的心非常重,你怎能保证你临终那一念会放下?所以这就难了,应该平时就要放下。平时对于世出世间法没有贪染的念头,往生就有把握,临终时就不受其害。这就是所谓「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」,念佛的人那么多,为什么往生的人少?这个原因也在此地。

古德告诉我们,念佛法门是「万修万人去」。善导大师讲,「一百个人修,一百个人往生;一千个人修,一千个人往生」,他老人家说得没错。要如法修行,就决定得生,不如法就会有障碍。

由此可知,念佛功夫成就,什么叫成就?在念佛堂里头堂主常常提醒大家,「放下身心世界」,你果然放下身心世界,你就成就了。身是身体,不贪恋这个身体,这身体可以舍了;心是妄想,不再打妄想,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统统放下;世界是指所有一切的诱惑,五欲六尘的诱惑是世界。能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,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,自古至今这种例子很多很多。

那些往生的人,他有什么本事?他能做到不受诱惑,所以他走得那么自在。我们今天不行,就是还有诱惑,还不是真正放下,比一般人来比是放下一些,可是放下不够彻底;你放下不够彻底,你往生就不自在,实在讲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我们讲用功,勇猛精进,用的什么功?怎么个精进法?都指这一桩事情。

一定要面对境界,六根对六尘,自己真正做得了主,不会被境界所转,我们讲不会被外面境界影响,你的功夫才算得力。这就叫功夫成片,真的成片了。「财色名食睡」摆在面前,确实不动心,不被它所转,不受它影响,功夫才叫得力。功夫得力,就肯定能往生,你往生就有把握。

诵《地藏经》的人,诸天鬼神都护持! 学佛修行

诵《地藏经》的人,诸天鬼神都护持!

    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梦参老和尚 讲解 【 复白佛言。世尊。未来世中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于所住处。有此经典及菩萨像。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。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。乃至水火。盗贼。大横。小横...
佛陀开示: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得到善神保佑 学佛修行

佛陀开示: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得到善神保佑

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佛经,佛祖说了7种女人,我们看看做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得到善神保佑吧。已婚的可以对比实践,未婚的可以提前预演。 先说故事背景:学佛的师兄对给孤独长者应该多半都听说过吧,给佛祖提供精舍的大...
病苦者、绝症患者的福音—药师琉璃光如来 健康养生

病苦者、绝症患者的福音—药师琉璃光如来

生病,是人间最痛苦的一件事之一。 所谓自古英雄不怕死,好汉就怕病来磨,三国时的猛将张飞曾说他不怕死,只怕生病。为什么呢?因为生病的确是一种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。除了身心不得自在以外,要面对的各种压力...
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学佛修行

大悲咒的功德利益

受持大悲咒者,依经文记载,可获得如下功德利益: 1.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。 2.欲生何等佛土,随愿皆得往生。 3.不堕三恶道。 4.能生诸佛国。 5.得无量三昧辩才。 6.诵持大悲神咒者,于生中一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