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从心理、行为上做个改变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9
文章
3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不从心理上做一个改变,行为上做一个改变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经上讲得很清楚,西方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往生到极乐世界个个都是上善之人,我们的心行不善,怎么能参与他们的法会?祖师大德们讲得好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清净心是最善的。

《金刚经》上佛有一句话,那也是清净心的标准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「不取于相」这一句话的意思,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受外境的诱惑,我们佛法叫不着相。不着相,现在人听不懂,说不受外面一切境界的诱惑,大家能听得懂,那就是不着相。外不着相,内不动心;当我们接触外境的时候,内心不会起贪瞋痴慢,不会起妄想分别执着,那叫不动心,这是清净心的标准。千经万论,无量法门,都是为这桩事情,都是希望我们达到这个水平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8864.html

最低限度要把三福完全做到,三福里面包括十善业道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,那才叫上善,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争取移民的对象;换句话说,十方诸佛剎土里面的善人,阿弥陀佛都欢迎,请他们到极乐世界去。心行不善,虽念佛也不能往生,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,阿赖耶识里头下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而已,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,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。

如果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《感应篇》、与十善业道相违背,我们就不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佛在经上所讲的没有我们在里头,我们怎样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?怎么能够念佛往生?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那么清楚、那么明白,西方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所以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,先要做善人,先要做好人,然后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才能得生净土。如果我们的心行不善,达不到这个标准,你佛号念得再多、念得再好,还是「业惑漂转无人救」,这个事实我们要真清楚。

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」说起来容易,可是彻底要明瞭其中的义趣也不是容易事情。但是不明瞭义趣也能成功,那就是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、没有间断就行。没有夹杂,你的心善、念头善、行为善,没有丝毫不善夹杂,你念佛肯定往生。因为西方极乐世界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你是善人,善人将来到哪里去?当然到极乐世界去,所以念佛能往生。我还嫌这个不好,嫌那个造恶,这是你心里头夹杂不善。夹杂不善,念佛往生就有障碍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
阿弥陀佛虽然慈悲来接引,接引还是有条件的。你本身心行不善,你念佛念得再勤,你的愿心再恳切,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环境不相应,阿弥陀佛把你接引去,你天天跟别人吵架,天天跟别人生是非,你不把极乐世界给闹翻了。你对于阿弥陀佛的情再深厚,阿弥陀佛也不会因为你把极乐世界毁掉。所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本身的条件是善心、善行。

孔夫子教我们「止于至善」,这才有条件跟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我常讲一丝毫的恶意都不可以有,有一丝毫的恶意、恶念就不能往生。不要以为这个法门不灵,我修一辈子,念一辈子佛,天天拜佛,天天念佛,到临命终时还是不能往生,释迦牟尼佛是骗人的。其实佛没有欺骗你,你自己错会了意思。真正希求西方极乐世界,丝毫恶意都不可以有。这两句话就重要了,绝不可以说别人的短处,最好听都不要听。

纵然在暗室,起心动念都不可以有邪思。没有邪念,这个人自然就不会作恶了,这一定的道理。所以这个改过要从心上改起,心善了,言语、行为自然统统都善;心不善,那个言语、行为装得再善,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所以一定要晓得从心地上去改。

我们今天要想参加上善俱乐部,我们自己要具备上善的条件。所以大家如果要决心求生净土,一定要记住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决定不能有损害一切众生,不可以;不但不可以有损害一切众生的事相,连念头都不能生。

我们妄念太多怎么办?佛教给我们「念佛」,念头才生,如果念头是恶念,立刻用「阿弥陀佛」把它换过来,所谓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觉悟不能迟缓,立刻用「阿弥陀佛」换过来。如果是善念,利益众生的念头,行!可以。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,决定不可以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,有这个念头赶紧一句阿弥陀佛换过来。

高僧开示:我慢山上,存不住功德水 学佛修行

高僧开示:我慢山上,存不住功德水

《俱舍论》、《大乘阿毗达磨》中都说过,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,傲慢和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。 如果你生起嗔心,别人会看出你发脾气了,自己也能明显感到心里不舒服;如果生起贪心,你能察觉到“我对某某人生起极大贪...
圣严法师:学佛之后真可以消灾延寿吗? 学佛修行

圣严法师:学佛之后真可以消灾延寿吗?

佛法所讲的因果,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。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,就是因果的酬偿。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,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。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,消灾、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。 消灾延生的原理,在于...
以直报怨 学佛修行

以直报怨

世出世间这一些圣人,教诲我们,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什么?孔老夫子说:「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」,何况佛家教导我们「大慈大悲,怨亲平等」,这是在生活当中修忏悔法。别人对我们好,这有恩,我们要知恩...
一个懂得忏悔的人就是有福的人 学佛修行

一个懂得忏悔的人就是有福的人

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在佛法中,“忏悔”是进修的方便。忏悔罪业为日常修持的方便。即使没有学佛的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