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志作圣贤、做大事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读《论语》,你看看孔老夫子自己说,十五岁有志于学。古人立志求学,不是学别的,学做圣人,学做贤人,学做君子,学做好人。不是求升官发财,是学做好人,学做个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修养的人。这是求学真正的目标。
过去儒家读书人讲求的是立志,人要没有志向,就像船在海里头没有方向,不知道到哪里去,你的日子空过了。佛法讲发愿,志愿是一个意思,我们人生在世有一个愿望、有一个目标、有一个方向,永远向着这个目标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精进,自然就有成就。
学佛的同修要记住,你们要想成就,第一要发愿,愿是什么?愿是动力。你为什么肯学,那么样勇猛精进?世间人肯工作,他什么力量推动他?名利!今天叫你做多少事情,要赚多少钱,你拼命去做了;如果一分钱赚不到,你还去干吗?你什么也不愿意干。所以世间人勤奋工作,那个力量是利、名。利已经得到了,他还要名,所以他拼命去干。诸佛菩萨觉悟的人,名也不要、利也不要,他为什么乐此不疲?愿力,度众生的悲愿。
《法华经》上讲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,只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。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?教化众生。四弘誓愿头一句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就为这么一桩事情而来的。断烦恼、学法门、成佛道,那都是度众生的手段、方式,离开这三个重要的方式、手段,你就没有法子度众生。
所以他们的示现都是教学。你看孔老夫子示现的,教学!释迦牟尼佛示现的,教学!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天天教。教你怎样跟别人相处,这属于伦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;怎样与自然环境相处,我们讲与一切动物相处,与一切植物相处,与山河大地相处;怎样与天地鬼神相处,教我们这些东西。
度众生就是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的果他就得到了。那要先帮助自己破迷开悟,所以我们学佛,为什么要学佛?也就是这第一愿。我们看到自己苦,看到众生苦,自己想离苦得乐,也希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就为这桩事情。
佛出现在世间就一个目的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什么最苦?生死轮迴最苦,没有比这更苦的;也就是说,帮助众生了生死、出轮迴,为这个事情来的。
能够脱离六道轮迴、脱离十法界,这叫离究竟苦,永远再没有苦了。得乐,乐有究竟乐,登峰造极的乐,那是哪里?极乐世界。所以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得究竟乐,离究竟苦。
我们就明白了,诸佛如来存的是什么心,唯一的,第一个念头,希望帮助他到极乐世界去,为什么?得究竟乐。这个意思要懂,我们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为什么我不念别的佛,我念阿弥陀佛?为什么我不念别的经,念《无量寿经》?就是因为诸佛如来的心愿、本怀,帮助我们离究竟苦得究竟乐,就这么回事情。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的方法,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。
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是度九法界众生,信愿持名求生净土。释迦牟尼佛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度众生、成佛道的大事因缘,到这个地方就究竟圆满。
我们把这桩事情,理事都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才知道修这个法门之殊胜,修这个法门之可贵,这个法门这一生不能不修。这一生当中,一定把这个当作我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,其他的都是鸡毛蒜皮小事一桩,做不做无所谓。这桩大事天天干,一定依教奉行,念兹在兹,我们这一生成就了。 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8500.html

事事都要看淡一些 学佛修行

事事都要看淡一些

真正念佛的人,真正想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必须平常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要看淡一些,别认真,什么事情得过且过。要紧的是什么?在人事当中,不动贪瞋痴的念头。你能有这个把握,你将来往生会减少许许多多的障碍,这一...
修学感悟 | 念佛即是修行 学佛修行

修学感悟 | 念佛即是修行

大凡人之修行,与不修行,就在身、口、意、三业分别。若身行恶事,口说恶言,意起恶念,即是不修行。而念佛法门,能令众生,三业清净,即是修行之法。 今试验之,有一众生,闻此念佛法门,深信不疑,愿生净土,实行...
没有福报,修行的路上,会有很多障碍 学佛修行

没有福报,修行的路上,会有很多障碍

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,如果没有福报,不仅智慧开发不了,更重要的是,障碍很多。很多人没有学佛,一切都好,学佛后,障碍就很多,这就是福报小的缘故。所以,我们讲,皈依佛,两足尊,什么具足呢,就是福报和智慧...
念佛,还要不要积德修善? 学佛修行

念佛,还要不要积德修善?

一声佛号,就是把阿弥陀佛圆满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,一声佛号一声心,一声佛号一声圆满功德。你要是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这个道理经上讲很多遍,不止一遍,修善积德无过于念佛,修什么样的善,积什么样的德,都不如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