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念诵这部经,可以破除你的业障、报障、烦恼障!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3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
《心经》可以做什么呢?它可以破除三障。所以“破除三障”就是它的力用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6770.html

三障是什么呢?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。三障:第一就是报障,第二就是业障,第三就是烦恼障。

报 障

01

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。怎么叫正报?怎么叫依报?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,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。

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,也就是衣、食、住等。

我们人这个正报的身体,有好的,有坏的。有的相貌生来就非常英俊、非常的圆满,人人见着人人就欢喜,人人爱敬。见着这个人哪,人人都欢喜他,看着他有这种出乎其类、拔乎其萃的样子。

什么叫出乎其类、拔乎其萃?英文就叫outstanding。这样的人,人人见了都赞叹:“喔!这个人真是有智慧!真是有善根!”这又分出两种。

有的人,你看他有智慧,但没有善根,这是什么呢?这种人多数是妖魔鬼怪来到世界上。

什么叫妖魔鬼怪呀?好像山精,在山里头藏的妖怪,就是那个精灵、魑魅、魍魉等,这些妖怪年头多了,成了老妖精,可以吃人的。后来他也死了,死了来做人,他就比一般人多少聪明一点。

但是他做事一点也不聪明,尽做糊涂事。什么坏他做什么,啊!专门不守规矩。

哪一种事情是对人最有害处,他大约就做这一种事情,所谓“唯恐天下不乱”,专门扰乱社会的秩序。这一类就是有智慧而无善根的。

又有些人在前生尽作好事,但是不研究经典,所以智慧就没有那么多,很愚痴的,这是有善根而无智慧。

又有的人,相貌既美满,寿命又长,也富贵,也富有;有的人相貌既丑陋,寿命也不长,很小的岁数就死了,这都是前因后果所现出来的正报。

依报,就是我们依以为生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。依报也是由前生所种的因来的。你前生种善因,今生果报就好;前生种恶因,今生果报就坏。

所以,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,不要种恶因,将来就不会受恶的果报了,这叫报障。

业 障

02

业就是事业的业,不论出家人、在家人,一定都有一种事业来做。一做事业,就会有很多的问题,很多困难的事情发生。

遇到困难的问题,就会生出烦恼,生出种种不愉快的事情,这就叫业障。

烦 恼 障

03

我们人都有烦恼,这烦恼多数由什么地方生出来的?多数由贪心生出的,由瞋心生出的,由痴心生出的。

你怎么会有烦恼?你有贪心,贪不来,就生出烦恼了。你有脾气,事情不合你的意了,就生出烦恼。你愚痴,不明白了,就生出烦恼。

为什么你有烦恼?又因为你有一种慢心,你有一种骄傲心,你看不起人,于是乎就生出一种烦恼。为什么你有烦恼?又因为你有一种疑心,对一切的事情都生出怀疑,一怀疑也就生出烦恼。

还为什么生出烦恼?因为你有邪见,见解不正当,所以就有烦恼生出来。

如果你有正知正见,你有真正的这个智慧,对一切事情就都会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。既然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由始至终都非常的明了;你既然明了,就不会有烦恼。

所以烦恼障是由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生出来的。

这部《心经》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,破除报障、业障、烦恼障。

它怎么破除的?因为它有真正的妙智慧,有真正如如不动的真心,所以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。

我们明白了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才会有真正的智慧,有了真正的智慧,就能把三障给破除了。

• 您的每一次转发•

•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•

此文的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···

希望大家动动手指转发也是一种行善!一个善良故事,每看见一次就是种善因的开始,每一次转发就是一个小小的善举!

梦参老和尚:佛与菩萨 学佛修行

梦参老和尚:佛与菩萨

佛告坚净信“莫生高下想”:你不要认为佛说的就是一切法,地藏菩萨跟我一样的,没有高下,佛即是地藏。 所以在《地藏经》上讲,《地藏经》第二品,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:地藏王菩萨他可以久已成佛,是因为他的愿力,...
念诵“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”的功德利益 学佛修行

念诵“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”的功德利益

一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 【凡有所愿,所求皆得】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,发十二大愿,令诸有情,所求皆得。 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,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,莫令众生,有所乏少。 闻我说是...
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重要性! 学佛修行

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重要性!

       药师誓愿   推动有情流转生死的力量有业力和愿力两种。众生因业力而在六道轮回,圣贤则依愿力而成佛作祖。因此,想成就佛道首先要发愿。说到愿力,人们都会想到四弘誓愿,但这只是一切菩萨的通愿,...
听懂一句 做到一句 学佛修行

听懂一句 做到一句

记住,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们起心动念要觉,这念头好不好,这念头是正还是邪,一定要清楚,如果正,好!如果是邪,马上要断掉,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处,起心动念与佛菩萨教诲相应,与经教相应,正道;与正道相违背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