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样做,竟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!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1
粉丝
改变命运1 5阅读模式

他行善积德,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!

历代名臣良将,子孙能够绵延三代,已是大为不易。如同范文正公那样,子孙遍及华夏大地,家族绵延八百年而不倒,只有孔老夫子能够相提并论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5247.html

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,寄住在醴泉寺里读书,“断齑画粥”的故事就是那时候来的。偶然的机会,范仲淹在寺院的老鼠洞中发现了一堆金子,当时无旁人在场,家中又穷困至极,范仲淹一分一厘也没有动,把石板盖好,重新埋上,直到他日后功成名就,这个秘密依然藏在他的心里。

几十年后,当年范仲淹读书的醴泉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,寺院长老派人前来求助,范仲淹才写了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荆东一窑金,荆西一窑银,一半修寺院,一半赠僧人。如此,寺院恢复旧观,在范仲淹心里搁了几十年的这件事情也一同消去。

范家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,当时的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“后代必出公卿!”

范仲淹心想,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,那不如改为学堂,让苏州城的百姓子弟入学,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,较之自己一家显贵岂不更为有益?

于是立刻兴建学堂,千年以来,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、八十几个状元,现在是一所高中的校址,真正做到了让百姓的子弟后代都能贤达显贵。

范仲淹传记上还说,范仲淹的一生,用自己的俸禄供养了三百多口人家。

哪怕范仲淹是宰相,一人俸禄供养三百家人,也只能堪堪糊口,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数十载,到年老时,连丧葬费用都不够,是因为他的钱财都布施给了他人。

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,历久不衰,而历代子孙,都能够遵循范仲淹留下的祖训,仁厚知善,常修布施,八百年家风不堕。不仅仅是因为范仲淹在世时的积德修善,种下善业种子,更在于他无我利生的菩萨襟怀。

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这是一种何等的广大愿力,真正的想为自己乃至子孙积阴德,就要学习范仲淹,首先要发愿,发愿越大,力量才会越大,然后在这种广大愿力下,努力帮助一切众生,不求回报,不计较对方是否知道,没有任何目的与功利心。

如此下来,这个阴德就会积累得绵厚深长,不但可以让自身远离灾祸,寿命延长,增加财富,而且会惠及子孙,福泽无尽。

正是范仲淹广大愿力和心量下积累下的厚重阴德,才能八百年来福德护佑,让范家绵延不绝。司马光讲过一句话:“积金于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。积书于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读。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,以为子孙长久之计。”

培育百世之德,即有百世子孙保之。

范文正公与佛门极为有缘,与诸多高僧大德也常有来往,对佛法理念也深有研究,所以能常修布施利益众生以积福报。事实证明,与范仲淹同朝为官之人,无一有如同范文正公家族那样绵延八百年而不绝。均是因为范文正公积德修善,利益众生才能福泽后人,绵延八百年而不堕。

宣化上人:若想把世界消毒,要怎么办呢? 戒杀放生

宣化上人:若想把世界消毒,要怎么办呢?

世上所有一切刀兵、水、火、瘟疫流行的灾难,都是由吃肉所造成的。 ◎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九日开示于万佛圣城 佛教有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这都是众生的业报所感而现的。正法时代,古人的福报广大、深厚,智慧也高,地里...
杀生最后苦不堪言 戒杀放生

杀生最后苦不堪言

云水: 杀孽的果报惨烈无比,我妈妈单位一位叔叔一直喜欢钓鱼,常在休息日骑摩托车去很远的水库垂钓。 某次钓回来好大一只龟,因为体型很大,邻居们还去他家参观,我妈妈也去看过,说确实好大一只。还以为他家会养...
戒色一定要孝顺 孝敬父母

戒色一定要孝顺

戒色要孝顺,孝顺父母要及时! 孔子说,“夫孝,德之本也。”戒色之后一定要懂得孝顺父母,这非常重要,如果戒色后还是顶撞父母,不孝父母,这类人是不会戒色成功的。 因为戒色非常讲究德行,而德行的根本在于孝顺...
    • 清净心
      清净心 5

      有德自安

    匿名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匿名网友
    确定

   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