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文化中,为何“和”如此重要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传统文化评论3阅读模式

贵和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、和睦、团结友善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关于“和”的内涵十分丰富,人与人之间、国与国之间要讲“和”;人与自然之间也要讲“和”。“和”的本意是和睦、协调。《周易》上说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,又说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;《论语》中也有: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的话。可见,古人非常重视“和”的作用。“和”,对于个人来说,就是要心胸开阔,刚柔适中;对于一个群体来讲就是要和平相处,彼此融洽。但是古人贵和不是无原则的。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(孔子《论语》)。贵和,一向是我们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。

儒家经典《尚书》上记载:“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;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;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”(《尚书•尧典》),大意是尧能够发扬才智道德,用此来亲善同族的人;同族既已和睦了,再辨明(部落联盟)百官的优劣;百官的优劣辨明了,又努力团结各诸侯国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25026.html

《尚书•尧典》描述的是尧、舜时期天下太平的景象。那时候,上下和睦,百姓安居乐业,所谓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这是儒家的理想社会。而这一社会的形成,有赖于“和”。家族和、百官和、万邦和,天下太平。而要人和,就要求人人都自觉遵守共同的社会准则、社会道德。古人主张“克明俊德”,也就是强调要以才智和道德服人。

《周易•系辞上》说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,意思是二人同心协力,其锐利程度可以截断金属。这句话的后一句是“同心之言,其臭(气味)如兰”,我们平时说的“义结金兰”就是出自这里。崔鸿在《三十国春秋•西秦录》中也讲出了“单者易折,众则难摧”的道理。

从前匈奴王的儿子们闹分裂,匈奴王就把他们召集起来,给他们每个人一支箭,让他们从中折断。每个王子都很轻易的做到了。匈奴王又给每个儿子一束箭,让他们折断,结果谁都做不到。匈奴王告诉他们,现在你们兄弟不和,每个人就象一支箭,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。如果你们兄弟团结,则如一束箭,没有人能够战胜你们,这就是“和”的力量。

孔子说: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(《论语•学而》),即礼的作用,以“和”为最高境界。各种社会规范的制定,都应促進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。但孔子认为,“和”不是无原则的。他说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(《论语•子路》),孔子提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际交往原则上的不同。君子有自己的主张,同时又能宽厚待人,与人做到和睦相处,这就是“和而不同”;小人容易受到别人影响,人云亦云,阿谀奉承,但是一旦有了利害冲突,就不能与人融洽相处了,这就是“同而不和”。

孔子还说:“君子和而不流”(《礼记•中庸》),大意是君子对待别人宽和但不盲从。古人把有较高品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,对君子给予很大的尊敬,但也有相应的要求。君子品行和善,看似温顺,然而内心刚毅。君子虽然谦和,却有自己的信念,所以不会随波逐流。

谈到“和”,人们很容易想到孟子的话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(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),这是孟子谈论战争时说的话。所谓“人和”,就是人心所向,内部团结。孟子还谈到“与民同乐”的上下和谐的为政理念,他说:“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”(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)。圣明的君主总是与民众同甘共苦,心中装着天下百姓,这样才会受到民众的拥戴。

对于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和气、和睦,古人也留下许多精辟之语。“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”(《庄子•山木》),君子的交情虽淡,但长久亲切;小人的交情虽甜,但很容易断绝。可见,在古人看来,君子之交是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,就象水一样清澈透明。

孔子说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”(《论语•颜渊》)。对于别人的好事,要极力支持和赞誉;对于别人的坏事,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。要宽厚待人,与人为善。春秋时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,二人共同经商。管仲曾多分财物给自己,鲍叔牙从不计较,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贫困。打仗时管仲当过逃兵,鲍叔牙也不取笑他,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有高堂老母需要赡养。管仲为此深受感动,对人说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”。 鲍叔牙的宽厚大度使得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。

重立人根——家庭六步教育之胎教 刘善人合集

重立人根——家庭六步教育之胎教

l.胎教 第二步就是胎教。妈妈在怀孕的时候,要存正念,断邪思,节饮食,慎起居。 古人有这么句话:“一树结果,有酸有甜。一母生子,有愚有贤。”一母生九子,九子不一样。以前的女人孩子生得多,怀每个孩子的心...
蔡礼旭老师:敦亲齐家 传统教育

蔡礼旭老师:敦亲齐家

尊敬的胡小林老师、诸位法师、诸位贵宾、诸位长辈、诸位兄弟姐妹们,大家下午好,阿弥陀佛! 我们早上谈君道的修身,以至於第二个重要的纲目是敦亲,是齐家的部分。唐太宗皇帝,他确实在读了这些教诲之后,他是句句...
陈老师:读经千遍 传统文化

陈老师:读经千遍

陈大惠老师:大家好。我们这个【教孩子的学问】特别节目【读书千遍】,「其义自见」,现在是第三集是吧? 班主任:对。 陈老师:你们把这个要领一定要跟大家多讲一讲,因为你们是亲身来实践的。 班主任:同学们在...
7种最损福报的行为,千万不要去做 健康养生

7种最损福报的行为,千万不要去做

像孩子一样开心快乐,活在纯净的美好里。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。买肉吃可以,但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,活活煮死一命,削禄二十善。即使虫蚁也不能伤,教育子女小时候不玩杀虫蚁鸟雀,他的福份就不会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