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你是否学佛,广积阴德,善待他人,都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

觉海慈航
觉海慈航
管理员
3349
文章
1
粉丝
改变命运评论2阅读模式

作者:妙音闻声

“命运”这个千古的话题,让一代又一代的人,都在苦苦追寻着答案。面对宇宙人生,我们心中充满着疑惑与不解,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很多不平等,有人贫穷,有人富贵,有的人大起大落,有人一生坎坷,有的家庭幸福美满,有的家庭争吵不休。对于这些不平等,我们就把他归结于两个字“命运”。戒色网-https://jiey.org/18709.html

对于命运,中国的传统文化,儒释道三家,都有过说法。儒家孔子说: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这样一位大圣人,直到五十岁才敢说知天命,可见命运深不可测。道家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讲: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而佛教讲的因果教育,也是教导众生,通过自己的行为改造命运。

自古以来改变人生,就有这样的说法,一命,二运,三风水,四积阴德,五读书。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或者难解决的事,首相想到的就是寻求外界力量的帮助,于是便有了,求神、拜佛、算命的这些行为,这些行为的出现也表明了,人们已经在无形之中相信有运气的存在。今天就以佛教的观点,分享一下佛教对命运的看法,以及如何让自己的命运,趋吉避凶。

佛教认为形成命运的原因就是因果,就像当今比较火的那句网络流行语说的一样,百因必有果,你的报应就是我。所谓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,社会上的士农工商、人们的贫富差距,都离不开“因果”二字。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来世果,但看今世因。明了因果,面对命运的态度,坦然处之,顺其自然,就踏上了改造命运的第一步。

无论您是否学佛,首先要认命,老话讲: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。认命并不是随波逐流,自暴自弃,而是要去奋进努力,积德向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,命就是业力,也可以说是业障,承认过去的业力,然后再去改变它。学佛的人,越学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,就会慢慢谦卑起来,这也是在减少业障,恢复本有的福德。

物随心转,境由心造,佛教讲发心、发愿,发出利益他人的愿心,这就是为自己种善因,发出善的能量,将来得到的果报也是善的,当愿力超过业力,命运就转过来。善恶都在一念间, 古德云:“一念之善,景星庆云,一念之恶,烈风疾雨”,简单的理解就是,一个善的念头,会带来正能量,一个恶念,就会带来负能量。所以生活中对自己的念头也要时时刻刻对照,是否有违背伦理道德的思量念头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
再不好的命运都是可以通过,积德行善、忏悔,修心加以改变。上天没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圣贤,上天也不能使我们穷愁潦倒,只要我们精进不懈,就能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《太伤感应篇》讲: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”,广积阴德,善待他人,必得佛光普照。

贪色邪婬是在行大恶,积极放生是在行大善 戒杀放生

贪色邪婬是在行大恶,积极放生是在行大善

婬行的目的在于生育子女,邪婬纵欲的目的在于追求乐受,邪婬忽略了生命,放生是尊重生命。 婬行得到的快乐在于生子,如同一个人去买珠宝,这个珠宝外面有看起来很漂亮的盒子,但真正有价值的是珠宝,不是盒子。既然...
放生要科学 戒杀放生

放生要科学

放生的历史由来 以前,古印度有位信奉外道的国王,名叫"车金",他喜欢食用新鲜温热的血肉,从而宰杀了数以万计的生命。 后来,堕生在地狱,受到各种痛苦。长者阿难向佛陀禀告了这一情形。佛陀说那是喜食血肉而屠...
鳖报的可怕警示! 戒杀放生

鳖报的可怕警示!

在《夷坚志》中,记载颇多的因果报应故事,我列举二例。 鳖报 承节郎怀景元。钱塘人。宣和初。于秀州多宝寺。为蔡攸置局应奉。性嗜鳖。一卒善庖。将烹时。先以刀断颈沥血。云味全而美。后患瘰疬。首大不可举。行必...
坚持多放生,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 戒杀放生

坚持多放生,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

现在,有些人放生过于急功近利,在放了几次生后,一旦自己的所求无法及时兑现,便对放生产生了怀疑,甚至不再去放生了。这岂不悲哉! 对于放生,我们要怀着一颗平常心,明白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护生命垂危的动物。当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