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四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四集

诸位朋友,大家好!我们接着早上的课程,我们提到: 【无心非。名为错。】 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些言语、行为也常观照一下是不是有忽略的地方。比方说你在骑脚踏车跟朋友一起,也不要并排在骑,一来很危险,二来可能又...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五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五集

诸位朋友,大家好!我们进入第四个单元「泛爱众」,也提到孩子的这一分爱心,仁厚之心可以从孝顺父母推衍到敬一切人的父母、亲属;再延伸到对各行各业的尊重,尊重他们的付出,他们的辛劳;也要爱护很多属于社会比较...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六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六集

诸位朋友,大家晚上好!我们《弟子规》进入第五个单元「泛爱众」,广泛的爱众人,爱众物、众生。当然这爱是会意字,就是要能用心去感受对方的需要,用心去体会对方的感觉,那这样人与人的相处就能够很和睦、和乐,不...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七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七集

诸位朋友,大家好!我们看下一句经文: 【道人善。即是善。人知之。愈思勉。】 『道人善,即是善』。当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,善人的风范,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这种效法之心,是绝对会这样,因为「人之初,性本善...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八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八集

诸位朋友,大家好。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的课程,我们提到: 【待婢仆。身贵端。虽贵端。慈而宽。势服人。心不然。理服人。方无言。】 我们昨天也提到有缘才会相会,能够共聚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工作都是难得的缘分,所以...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九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三十九集

我们接着看「亲仁」。亲近仁德之人,之前也有讲过这个「仁」是会意字,二人,哪两个人?能够想到自己就能想到他人,也就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」,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」的一种态度;再讲白一点,处处能替...
细讲弟子规 第四十集 弟子规

细讲弟子规 第四十集

蔡礼旭老师主讲 诸位朋友,大家好!我们讲到 【能亲仁。无限好。】 这个“亲”是时时刻刻,最重要要记住圣贤的教诲,不可以松懈。只要常常拿这“君亲师”起来观照自己有没有做到,相信: 【德日进。过日少。】 ...
《弟子规》全文 弟子规

《弟子规》全文

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...
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

弟子规简介

《弟子规》,原名《训蒙文》,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。 很多名人都推崇《弟子规》,是优良传统美德,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是现在人特别需要注重和学习的! 《弟子规》其原名《训蒙文》,...
《了凡四训》第一篇:立命之学(白话文) 了凡四训

《了凡四训》第一篇:立命之学(白话文)

所谓‘立命’,就是我要创造命运,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。本篇立命之学,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,讲解立命的道理。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,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,告诉他的儿子;要袁天启不被命运束缚住,并且应竭...
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:改过之法(白话文) 了凡四训

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:改过之法(白话文)

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:改过之法(白话文) 人,既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,那里能没有过失呢?孔子说:‘过则勿惮改。’ 只要有了过失,就不可以怕改。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方法后,就接著把改过的方法...
《了凡四训》第三篇:积善之方(白话文) 了凡四训

《了凡四训》第三篇:积善之方(白话文)

上一篇所讲,改过的种种方法,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,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;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。因为这一生虽然不犯过失 造罪孽,但是前世有没有犯过失,造罪孽,却不知道,若是前世已经犯,这一世虽然...
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:谦德之效(白话文) 了凡四训

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:谦德之效(白话文)

《了凡四训》第四篇:谦德之效(白话文) 第三篇所说的,都是积善的方法,能够积善,自然最好,但人在社会上,不能不和人来往,做人的方法必须加以讲究;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了。一个人能谦虚,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...
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

了凡四训原文

第一篇: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,老母命弃举业学医,谓可以养生,可以济人,且习一艺以成名,尔父夙心也。后余在慈云寺,遇一老者,修髯伟貌,飘飘若仙,余敬礼之。语余曰:「子仕路中人也,明年即进学,何不读书?」...
编辑的话 了凡四训

编辑的话

“了凡四训”,是袁了凡先生,一生奉行“太上感应篇”的精华所得。 开头所以先谈“立命之学”,是为了勉励世人奋发向上,不要自暴自弃,因为人生的气数,虽由前生造因而定,但命运的好坏,却随着此生心性之状态而改...